初中道德与法治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九年级下册 /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 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 / 复杂多变的关系 / 编号:24294259

复杂多变的关系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11-07 科目:初中政治 类型:素材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关系,战略,对抗,合作,领域,协作
预览图 12
初中政治 初中政治
(课件网) 课堂导入 你认为,美国与俄罗斯,谁是中国的朋友? 关系? 关系? 关系? 课堂导入 中美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政策,朝鲜战争使关系陷入敌对。20世纪70年代,因美苏争霸态势变化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关系走向缓和,1979年正式建交。 对抗与缓和 (1949—1978) 建交后中美在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合作加深,中国改革开放与加入WTO加速经济融合。“9·11”事件后,双方在反恐、气候变化、金融危机应对等方面开展合作。 战略合作与经贸融合 (1979—2013) 美国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发起贸易战、科技战,强化“印太战略”,在台湾、南海、网络安全等问题上施压。同时,双方在气候治理、公共卫生等领域仍保持对话与有限合作,呈现“斗而不破、竞合并存”格局。 战略竞争与竞合交织 (2013年至今) 中美关系经历了从对抗到缓和、从战略合作到战略竞争的演变,总体呈现斗而不破、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态势。 课堂导入 中俄关系 戈尔巴乔夫时期,中苏关系开始解冻,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实现关系正常化。 逐步缓和 (1980年代) 苏联解体后,中俄继承中苏关系,1996年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与“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原则。 战略协作 (1990年代—2000年代) 2013年起,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升级;2019年确立“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在经贸、能源(、军事、国际事务等领域密切协作,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 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2010年代至今) 因意识形态分歧和边界等问题,中苏关系恶化,边境冲突(如珍宝岛事件)频发,两国处于敌对状态。 关系破裂 (1960年代—197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建交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提供大量经济技术援助,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密切合作。 友好结盟 (1949—1950年代末) 中俄关系历经风雨,现已形成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共赢、稳定成熟的新型大国关系典范,为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短暂蜜月与西化尝试(1991—1999年末)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其安理会席位。叶利钦时期试图融入西方,美俄关系缓和,在军控、经济等领域合作。但美国未放弃对俄防范,北约东扩开始侵蚀俄安全空间。 冷战对峙 (1945—1991) 二战结束后,美苏因意识形态、地缘战略与国家利益对立,形成两极格局。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北约与华约)、军备竞赛(如古巴导弹危机)、太空竞赛等领域全面对抗,局部热战不断 对抗加剧 (2000年代—2010年代) 普京执政后,强调维护俄主权与安全,对北约持续东扩不满。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美欧对俄实施多轮严厉制裁,美俄关系降至冷战后最低点,军事对峙与外交互怼常态化。 持续对抗与有限对话 (2020年代至今) 2022年俄乌冲突全面升级,美国向乌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并加码制裁,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虽偶有领导人会晤(如2021年日内瓦峰会)及在核军控等领域的有限对话,但在北约东扩、乌克兰地位等核心问题上分歧依旧,关系仍处于高度紧张与对抗状态。 课堂导入 美俄关系 美俄关系从二战后的冷战对抗,到苏联解体后的短暂缓和,再到因北约东扩、地缘冲突等因素重回长期对抗,未来仍将在对抗与对话间反复拉锯,受地缘政治与国内政局变化影响显著。 思考:中美俄三国既有协商合作,也有立场博弈,反映了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那么,这种复杂关系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国际格局趋势?国家之间又如何相处呢?今天,我们就从中美俄三国之间的互动为切入点,一起来探寻《复杂多变的关系》的核心密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