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入新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建设高质量学生资助体系,坚持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多次调整和完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了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结合视频,我国为何要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人们向往公平,不断丰富和深化对公平的认识。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8.1 坚守公平 第 勇 三 单 元 担 社 会 责 任 学习内容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66-70,思考以下问题,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1. 公平的含义? 2.公平的重要性? 3.如何维护公平? 公平的内涵及价值 01 故事分享 思考:假如你是这位父亲,你会怎样分配这四锭黄金?请说明理由。 古时候,一位父亲临终前要把四锭等重的黄金分给三个儿子。三个儿子中,大儿子精明能干,为赚取这四锭黄金出力最多;二儿子能力一般,但很有孝心,父亲生病时端茶送药,最得父亲喜欢;三儿子身残体弱,父亲最担心他以后的生计。 法律规定:人人平等 分配方案 理由 多劳多得:贡献最大 传统美德:孝亲敬长 传统美德:扶贫济困 结论: 思考:公平的标准是不是唯一的、绝对的? 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 观察图片 材料一:某公司招聘员工,明确要求“学历本科及以上、有相关工作经验1年以上”,所有符合条件的求职者统一参加笔试和面试,最终按综合成绩录用。 材料二:社区发放春节慰问品,按照“低保家庭优先、高龄老人优先”的原则,结合社区居民登记信息,逐一核对后发放,确保符合条件的家庭都能领到。 思考:上述材料及漫画体现了公平应该是什么样的? 每个人都要按照规则办事。 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有人说:“社会收入应该要进行平均分配,每个人拿到一样多,才是公平的体现”。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平均主义不论劳动成果的多少、好坏和贡献的大小,一律让所有人得到同样的收入,享受同样的待遇。平均主义思想否认社会主义客观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差别和个人收入差别,结果必然是鼓励懒惰和落后,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劳动者滞留在共同贫穷的水平上,导致生产力的破坏和社会风尚的倒退,是一种落后、有害的思想。所以说,平均主义不是公平,要公平就要反对平均主义。 不认同。 公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①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 ②公平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都要按照规则办事。 ③公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1.公平的内涵 公平的价值 02 为何要坚守公平—不可动摇的“价值基石” 2023年新疆哈密市某校学生罗书龙登录7名同学账号并修改第一志愿。罗书龙因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被改志愿的学生,有的因此失学,有的被录取到了末尾志愿院校。他们基本来自农民或者基层打工者家庭,对他们个人和家庭来讲,他们失去了人生中比较好的选择。 思考:公平对于个人有何作用? 公平能保证个人的合法权益,使个人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机会和成长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到被尊重,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公平的重要性(对社会) 思考:1、根据生活经验,请你谈谈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 不公平:年龄歧视、种族偏见、资源分配不均、权力滥用 2、这些不公平的现象会产生什么影响? 挫伤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甚至会造成社会动荡和混乱。 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①公平是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