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共圆中国梦》 一、教材解析 第二框“共圆中国梦”,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份中国力量,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材在明确自信中国人的特点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四个自信”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也应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敢于创新、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框分为“圆梦大舞台”和“自信的中国人”两目内容。第一目“圆梦大舞台”强调的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意义及途径。第二目“自信的中国人”明确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源、底气、根源以及能辨别和判断自信中国人的表现,提高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本课旨在培养、增强学生理解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引导学生树立对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信心,做自信的中国人。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还不能理性地、全面地看待社会的发展,对国家快速发展的原因也了解不多,对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实现路径、领导力量、理论指导等内容也没有深入系统的了解。青少年学生有自己的美好梦想,但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思考的不多,需要引导他们将个人梦和国家梦有机结合,将自身成长和祖国的发展相结合,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 2.道德修养:树立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的意识,培养学生做自信中国人的胸怀。 3.法治意识: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做自信的中国人,时刻准备承担实行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4.健全人格: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懂得青少年所担负责任和使命; 5.责任意识: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相结合,明确青少年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原因;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 教学难点: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你听说过“十四五”吗? 呈现介绍有关“十四五”规划的材料。 提问: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当初规划的目标实现了吗? 思考教师问题,并积极举手发言。 了解“十四五”的有关内容。 子议题一:看发展成就,析圆梦途径 教学内容: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议学材料:十四五时期1组令人振奋的数字(人民日报报道) 视频:2025及“十四五”期间我国取得的发展成就。 议学活动:小组讨论 ①你从上述材料概括我国2025年及“十四五”期间取得的发展成就。②除上述材料内容外,你还能想到其他哪些发展成就?③这些成就的取得有哪些原因?(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有哪些?) 言语引导总结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并展开详细介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分别详细介绍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以及中国力量。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议学材料: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文字+视频),从个人角度介绍如何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仔细阅读材料,了解我国在“十四五”期间取得的发展成就。 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问题,并派代表举手发言。 跟随教师引导,了解实现中国梦的途径以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了解中国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