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九年级上册 /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 凝聚价值追求 / 编号:24311976

【议题式教学】5.2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07 科目:初中政治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精神,民族,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理解
预览图 2
初中政治 初中政治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 一、教材解析 本框是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本框题意在引导学生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理解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本框分为两目。第一目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意义出发,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品格,进而自觉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第二目侧重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重点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学生对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认识和思考不多,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也不系统、不深入,受其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淡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从而忽视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一般仅停留在认知、记忆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和意义理解较浅。初中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打牢文化底色,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了解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理解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2.道德修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增强民族气节。 3.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民族精神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议学材料:人民日报【#2025暑期档票房119.66亿元#,你看了哪部?】 设问:为什么《南京照相馆》能得到大众的支持和认可?其作品承载了怎样的精神价值? 1.认真阅读材料,聆听教师介绍。 2.思考教师问题,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 子议题一:硝烟中,析民族精神 教学内容: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的品格、重要性;传承民族精神的要求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议学材料:《南京照相馆》剧情介绍 议学材料:播放影片中的片段混剪,展示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提问:如果你是当时的南京市民,面对如此惨状,你会怎样做? 议学材料:人物介绍(苏柳昌、金承宗) 议学活动:精神解析 思考:你能从“他们”身上看到哪些精神品质? 小组合作探究 内容: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图。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爱国主义:列举屈原、文天祥、邓小平、陈祥榕等从古至今为国献身的伟大人物。 提问:“爱国”仅指的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吗? 展示秦始皇统一六国等、中国维和部队、王进喜———铁人精神、钱学森等人的典型案例分别介绍其中体现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及中国人民的特点 提问:古往今来,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这体现了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