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重难分析 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强调学习要依托资料,并从“地球”的视角认识宇宙环境 3.行为动词是“描述”,对学习要求较高 4.学习是要关注热点天文现象和重大航空航天时事 核心素养 地球普通性与特殊性分析 重点 天体系统的形成与层次 区域认知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认知 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人地协调观 地球宇宙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 难点 理解地球是既普通又特殊行星 地理实践力 天体观测实践 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原因 知识点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了解天体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宇宙中的物质存在的形式,恒星、星云、行星、彗星、流星体等连同通过天文望远镜或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探测到的星际空间物质,统称为天体。 (2)分类:按照天体的形成原因可以分为 和 。 ①自然天体:包括恒星、星云、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空间物质等。 部分自然天体类型 形状 成分 观察特征 球状或类球状 炽热气体 明亮闪烁 星云 云雾状 气体和尘埃,主要物质是氢 轮廓模糊 近似球体 本身不发光但反射恒星的光、有明显位移 彗星 云雾状 慧核主要成分为冰状物质 拖着长长的尾巴 流星体 不规则 尘埃和固体小块 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发光 ②人造天体:包括在太空中的 、 、宇宙探测器、宇宙飞船等。 答案:1、(2)自然天体、人造天体 ①恒星、行星 ②航天飞机、人造卫星 2.了解天体系统 (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 、 ,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① 、② 、③地月系 地月系: 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是地球唯一恒星的天然卫星 太阳系: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等 银河系:太阳和众多恒星组成庞大的 系统 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 答案:2、(1)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2)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球;恒星 知识点二 行星地球 1.了解太阳系的组成 (1)中心天体: ,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2)其他成员:围绕中心天体旋转的八大行星、小行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 的公转轨道之间)、矮行星(冥王星等)、卫星(月球等)、彗星和行星际物质等。 答案:1、(1)太阳 2.掌握太阳系八大行星 (1)围绕 公转。 (2)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 、 、 、 、 、 、 、 。 答案:2、(1)太阳 (2)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了解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运动特征 表现 特殊的行星 公转轨道倾角都很小,近似在同一个平面上 水星的公转轨道倾角较大 公转方向均为自西向东 公转轨道偏心率均较小,均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水星的公转轨道偏心率较大 答案: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4.理解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1)普通性:无论是从距日远近、自身的体积,还是从公转方式来看,地球都只 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性: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具有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条件。这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自身的条件密切相关。 ①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 ②地球存在生命的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当;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原始地球体积收缩。 初一新月不可见,满月出在十五六。月亮的阴晴圆缺总能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想。据预测,2025年最大朔月将在4月28日登场。完成下面小题。 1.比“最大朔月”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高一个级别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与月球相比,地球更不容易遭受陨石袭击的原因是( ) A.离小行星带更远 B.自转周期适中 C.有大气层的保护 D.地壳厚度较大 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于2024年9月5日在安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