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 人教版(2019) / 必修 第一册 /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 编号:24313339

【学霸笔记】2.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教学课件+导学案+分层练+思维导图—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日期:2025-11-07 科目:高中地理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0
氧气、氮气、二氧 化碳、臭氧、水 汽、杂质、污染物 高层大———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臭氧层,无 云雨,适航空飞行;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大气上冷下 热 , 对流强烈 。 对流层上热下冷;大 气少对流,抑制沙尘 暴发生,阻碍污染扩 散,加重大气污染 大气组成 大气垂直分层 逆温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 太阳暖大地 , 大地暖大气 , 大气还大地 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蓝、紫色光易被散射(晴朗天空 呈蔚蓝色) 保温作用:①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 温;②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返给地面 ( ( )* ( 陆风 陆地 海洋 海陆风 ) ( 海风 陆地 ) ( 摩 擦 力 : 与风向相 反,减小 风速,影 响 风 向 ) ( 白天 夜晚 ) ( 水平气 压梯度 力 ) ( 地转偏向 力:北半 球右偏 , 南半球左 偏 )图例 → 冷气流 --→暖气流 海洋 山谷风 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水平运动 大气运动2.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梯度分层 基础巩固:课堂衔接,回归教材,夯实根本 拔高提升:进阶训练,聚焦核心,提炼重难 思维拓展:情景构建,素养提升,高阶训练 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幅热力环流示意图(如下图,a、b表示等压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选项中各地气温最高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①②③⑤⑥四处气压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⑥>①>②>③ B.②>⑤>①>⑥ C.②>⑤>⑥>① D.②>⑥>③>① 海陆风是近海地区由于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大气热力环流,其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下图示意我国某近海地区海陆风形成时的等压面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4.关于图示时间和近地面风向判断正确的是( ) A.白天东风 B.夜晚东风 C.白天东南风 D.夜晚东南风 5.下垫面的变化深刻影响着近地面大气温度。若①地植被覆盖率大幅度增加,则①②两地之间的海陆风强弱变化是( ) A.海风、陆风均减弱 B.海风增强,陆风减弱 C.海风、陆风均增强 D.海风减弱,陆风增强 为了更好地理解等压面发生弯曲后,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某校同学绘制了素描图,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两点气压值(用P表示)大小关系为( ) A.PA=PB B.PAPB D.无法确定 7.如果图中水平面位于高空,则A对应的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昼夜温差状况为( ) A.晴天,大 B.晴天,小 C.阴天,小 D.阴天,大 如图为某地一气压场分布图,图中a、b表示气压场中的两条等压线,c、d、e、f表示甲地空气质点的受力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下列关于图示气压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e表示风向 B.f表示地转偏向力 C.a气压值大于b D.d表示摩擦力 9.图示气压场表示( ) A.南半球的低空 B.北半球的高空 C.南半球的高空 D.北半球的低空 10.甲地当前的风向为(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布拉风又被称为冷空气大瀑布,是从不太高的山地或高原经过陡峭的山坡向下倾落的干燥寒冷风暴。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冷空气受山脉阻挡,在山顶上空聚集,形成寒冷高气压,而附近海域温暖广阔,形成温暖低气压。布拉风风力强,甚至可达40m/s,破坏力大。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图文信息,推测图示地区最容易发生布拉风的地点(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根据图文信息,推测图示地区布拉风出现的时间及原因是( ) A.春季,气温回升,洋面气温高,形成明显低压 B.夏季,山地海拔高,气温低,与温暖的洋面形成较大的温差 C.秋季,多晴朗天气,夜晚降温快,冷空气下沉 D.冬季,亚洲高压压迫冷空气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