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世界民间美术》教学设计 课题 《走进世界民间美术》 教材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授课类型 新授课(√)复习课( )习题课( )活动课( )其他( ) 教学目标 学习要求 审美感知:了解世界民间美术种类、特点及表达出的文化寓意,欣赏典型代表如面具等,能够表达自己对世界民间美术的感受和见解。 2.创意实践: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课堂活动,逐步提高视觉感受、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风土人情。 3.文化理解:培养对世界民间美术的兴趣,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欣赏劳动者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世界民间美术的不同种类及表现形式,以及民间美术的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世界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欣赏世界各国的民间美术作品,从中发现劳动者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 教法 演示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 学法 观察法、自主学习法、学练结合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它不仅包含了世界各地民间美术作品的精美图片,还囊括了丰富的视频等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平台。 2.此外,实物或模型的民间美术作品,例如实物特色面具等,将真实的物品带到课堂,让学生能够亲手触摸和感受这些传统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播放一段精心挑选的展示中国民间美术的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视频播放完毕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你从视频中看到了哪些民俗活动?它们有哪些艺术特色?全世界你知道你那些有代表性的活动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走进世界民间美术》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引导探究 民间美术具有多样的面貌,展示着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风土人情。本课我们将欣赏世界各国的民间美术作品,从中发现劳动者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 任务一:藏族面具赏析 面具是人们在节日、祭祀活动中进行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之一,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千百年来,由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面具也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 我国的藏戏面具由来已久,具有种类丰富、色彩鲜明、造型夸张、制作精美、形态各异的特点。现在藏戏面具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主要表现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面具上的不同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人们可以从面具的造型和色彩上辨别人物的善、恶、忠、奸。 接下来,播放一段关于藏族面具的视频,让学生们在视听盛宴中感受藏族面具的独特魅力。视频中详细介绍了藏族面具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艺术特色以及在民间表演中的应用。学生们被视频中精美的面具所吸引,纷纷发出惊叹声。通过视频欣赏,学生们不仅领略了藏族面具的多样性和艺术性,还深刻感受到了藏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任务二:各国多彩面具特色 面具艺术延绵至今,是民间美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带给我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情 感体验。在世界民间美术的大家庭中,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面具反映着不同民族和 地域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比较欣赏下列面具,分析它们在材料、用途、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差别。 中国傩戏面具:傩戏面具是傩戏表演中角色所佩戴的面具。不同地区的傩戏面具在选材上有所不同,它们大多用木头制成,还有一些使用了竹、纸、布、铜、牛皮等材料。傩戏面具常用红、黑、蓝、绿、粉敷色,并进行彩绘,以示对人物的褒贬。 印尼巴龙面具:巴龙面具下面吊着一圈“胡子”,头上插着花,极具地域风情。 威尼斯面具:威尼斯面具起源于威尼斯狂欢节,当时的王公贵族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因而戴面具和乔装打扮就成了延续至今的参加狂欢节的传统。 非洲面具:非洲面具与舞蹈关系紧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