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 / 人美版(李滢)(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一单元 民艺蕴情 / 2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 / 编号:24346427

人美版美术七下一单元第2课《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10 科目:初中美术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民间,美术,年画,元素,木版,学生
预览图 2
初中美术 初中美术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 课题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 教材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授课类型 新授课(√)复习课( )习题课( )活动课( )其他( ) 教学目标 学习要求 审美感知: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不同形式,感受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以及创作方式,能简单评述民间美术作品在造型、色彩、图案、寓意、用途等方面的特点。 2.创意实践:通过学习木版年画的创作方法,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文化理解:培养学生尊重并珍视中国民间美术,理解民间美术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思考民间美术中蕴含的艺术元素能给当代的艺术设计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教学重点 深入学习和掌握木版年画的制作技法。感受民间美术作品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 教学难点 思考民间美术中蕴含的艺术元素能给当代的艺术设计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如何将传统民间美术进行传承创新,并理解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教法 演示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 学法 观察法、自主学习法、学练结合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民间美术作品实物或模型,供学生观察和欣赏。 学生版画制作材料,如木板、刻刀等,用于创作实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中国非遗》让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传承中国非遗?通过视频的震撼画面和深刻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好奇心。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非遗的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为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做好铺垫,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本课《走进世界民间美术》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引导探究 民间美术如同一座琳琅满目的博物馆,剪纸、皮影、面具、泥塑、刺绣、蜡染……种类繁多,本节课我们重点了解版画,泥塑等民间美术。思考民间美术中蕴含的艺术元素能给当代的艺术设计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任务一:请你运用提取的年画元素,创作一幅木版年画作品. 1.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起源于明代。至清代中晚期,潍坊杨家埠已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齐名,成为国内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几百年来,杨家埠木版年画按照当地人的风俗信仰、审美理念和生活需要,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了古朴稚拙、简明鲜艳的风格。2006 年 , 杨家埠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思考年画作品有哪些代表元素和特点。如何将民间美术元素提炼转化后进行再创作?杨家埠木版年画《秦琼 敬德》可提取元素:部分造型结构、线条、色彩、构图等。提炼转化:简化人物造型、精炼构图,只改变色调与笔触,简化装饰性线条等。 3.木版年画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首先,准备木板、刻刀、颜料和纸张等材料。然后,按照设计好的年画图案,在木板上仔细刻画出线条和轮廓。接着,将刻好的木板涂上颜料,用纸张覆盖并均匀按压,使年画图案完整地转移到纸张上。在印制过程中,需要注意颜料的均匀涂抹和纸张的固定,以确保年画作品的清晰度和完整性。最后,根据需要对年画作品进行细节修饰和调整,使其更加精美和富有民间特色。 任务二:从民间美术作品中提取元素,进行设计和再创作。 民间美术在材料、造型、色彩等方面为现代设计提供了诸多的启示,丰富和拓展,了现代设计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 以陕西凤翔泥挂虎元素提取过程为例。首先,观察并分析陕西凤翔泥挂虎的造型特点,如其独特的虎形轮廓、夸张的表情以及丰富的装饰图案。接着,提取其中的核心元素,如虎的眼睛、嘴巴、身上的花纹等,这些元素往往蕴含着吉祥如意、驱邪避灾等寓意。然后,将这些元素进行抽象化处理,简化其形态,保留其神韵,以适应现代设计的需要。在此基础上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