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 / 岭南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三单元 艺术图史 / 第13课 中外史前美术巡礼 / 编号:24346524

【大单元教学】岭南版八上第13课《中外史前美术巡礼》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10 科目:初中美术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史前,美术,生活,什么,人类,记录
预览图 3
初中美术 初中美术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岭南版《中外史前美术巡礼》教学设计(第13课) 课题 中外史前美术巡礼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八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中外史前美术作品,感受其造型、线条、色彩与材质的美感。艺术表现:尝试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进行史前风格的艺术创作。创意实践:结合史前美术元素进行现代转化与表达。文化理解:理解史前美术与原始人类生活、信仰、祭祀等文化背景的联系。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围绕中外史前美术展开,涵盖岩画、彩陶、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对比中西方代表性作品(如《樱神崇拜图》《拉斯科洞穴壁画》《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巨石阵》等),引导学生理解史前美术的功能、表现手法与文化内涵。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对历史与文化有初步了解,但对史前美术的具体形式与文化背景较为陌生,需通过直观图像、对比分析、情境模拟等方式激发兴趣与思考。 教学重点 1.掌握中外史前美术代表作品(《稷神崇拜图》《拉斯科洞窟马壁画》《人面鱼纹彩陶盆》《威伦道夫的维纳斯》)的造型、色彩、内容特点,理解作品与原始人类生活、信仰的关联。 2.辨析中外史前美术的核心差异(内容上:中国侧重农耕祭祀 / 氏族叙事,外国侧重狩猎动物 / 生殖崇拜;风格上:中国简洁装饰,外国粗犷动感)。 教学难点 1.理解史前美术 “实用需求(记录生活、祭祀仪式)与精神寄托(祈求丰收、繁衍)” 的双重属性。2.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史前美术 “以形表意” 的象征手法(如鱼纹象征丰收、夸张的女性身体象征生殖崇拜),并关联现代美术的类似表达。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 “史前生活模拟” 情境,拉近学生与原始艺术的距离作品分析法:聚焦典型作品,从 “造型 - 色彩 - 内容 - 文化” 分层拆解。小组讨论法:围绕核心问题(如 “史前人类为何画鱼纹”)开展合作探究。4. 实践体验法:通过简化创作,内化史前美术的表现规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导入 播放原始人生活视频,提问:“原始人用什么方式记录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图像记录的意义。过渡语:“原始人不仅用图像记录生活,更用它表达信仰与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外史前美术的世界。”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分享对原始人生活与艺术表达的初步印象。 激发兴趣,引出“图像是人类最早的记录方式”这一主题,为新课铺垫。 环节二:新课讲授 布置任务一:欣赏与评述:史前人类是用什么方式记录生活的?(一)认识史前美术:定义与范围1.展示PPT:“什么是史前艺术?”———文字出现之前,人类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创造的、带有审美或功能性意图的各类艺术形式。 2.提问:“史前时期指什么时期?”(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回答 “有文字记录之前”)。3.展示PPT:史前美术类型分类图(岩画、彩陶、雕塑、巨石建筑),简要说明每种类型的载体(岩石、彩陶、雕塑、巨石建筑等)。(二)分析中外史前岩画:《稷神崇拜图》与拉斯科洞窟壁画1.中国岩画 ———《稷神崇拜图》(1)展示 PPT:江苏连云港将军崖《稷神崇拜图》高清图,提问引导: ①“画面里的人面、农作物纹样有什么特点?做什么?(夸张)”②“线条是用什么工具画的?(刻刀)” ③“结合‘稷是五谷之神’,这幅岩画可能和什么活动有关?(农耕祭祀)”(2)师作详细讲解。2.外国岩画 ——— 拉斯科洞窟马壁画(1)展示PPT:法国拉斯科洞窟马壁画(局部)(2)提问引导: ①“壁画的主要题材是什么?(动物,如马、野牛)”②“马的线条和色彩有什么特点?(线条粗犷流畅,黑黄为主色调,鬃毛用黑线勾勒)” ③“这些动态的马可能和史前人类的什么生活有关?(狩猎生活,寄托狩猎成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