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鸟语花香 鸟语花香 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3课 xxx 基本问题:中国花鸟画如何表现理想与志理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趣味导入———猜画谜·识寓意” 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三个‘画中密码’,谁能破译它们的寓意呢? 奋进、报晓 长寿、吉祥 清廉、纯洁 什么是花鸟画? 在中国画中,以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花鸟画并非“照抄自然”,而是借动植物“托物寄情”。今天我们就来探究《鸟语花香》中花鸟画的艺术奥秘。 基本问题:中国花鸟画如何表现理想与志理 (一)作品分析———循序渐进探“章法”与“寄情” 风雨鸡鸣(中国画)1937 徐悲鸿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风雨鸡鸣(中国画)1937 徐悲鸿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群鸡紫绶图(中国画)1894 任伯年 天津博物馆藏 请大家快速观察,两幅画的主角是谁?给你的第一感觉有什么不同? 《风雨鸡鸣》主角是公鸡,感觉“很有力量、振奋 主角是一群鸡,感觉“很热闹、生活化 主体形象是花鸟画传递情感的‘敲门砖’,不同的主体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直观感受。” 风雨鸡鸣(中国画)1937 徐悲鸿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聚焦《风雨鸡鸣》的“对比”与“布局” 观察公鸡的用笔:头部、脚爪用了什么笔?腹部、尾巴又用了什么笔? ‘细’和‘粗’的对比,让公鸡显得更有层次。 细笔勾勒、大笔挥写,对比突出了公鸡的精神 风雨鸡鸣(中国画)1937 徐悲鸿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聚焦《风雨鸡鸣》的“对比”与“布局” 墨竹画得很‘实’,风雨中的天空却很‘虚’,这种‘实’和‘虚’的对比,虚的背景把公鸡‘推’到了眼前。 实 实 虚 墨色的鸡身和大红色的鸡冠,‘黑’与‘红’的对比,让公鸡更有精气神。 《风雨鸡鸣》用‘粗细、虚实、色彩’的对比,把公鸡塑造成了‘主角’,这种让画面有‘主有次、有紧有松’的方法,就是花鸟画的‘章法布局’———虚实、疏密、对比是关键! 群鸡紫绶图(中国画)1894 任伯年 天津博物馆藏 聚焦《群鸡紫绶图》的“层次”与“呼应” 这幅画里有群鸡、树木、篱笆,它们的‘前后层次’是怎样的?群鸡之间、鸡和环境有没有‘顾盼呼应’的感觉? 《群鸡紫绶图》通过‘层次(前后虚实)’和‘呼应(形象互动)’,让画面充满生活气息。所以章法布局的要点还有层次、呼应。 群鸡紫绶图(中国画)1894 任伯年 天津博物馆藏 群鸡之间、鸡与环境“顾盼呼应”,呈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万里一击中 李苦禅 中国画132×66cm 1977年 中国美术馆藏 思考 · 练习 分小组讨论、分析一下本页的几幅花鸟画,同样是以动物为主要对象,在章法布局、情 感意境等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群驴图(中国画)1959 黄冑 骆驼(中国画)1955 吴作人 花鸟画通过“虚实、疏密、层次、呼应”的章法布局,强化主体、营造意境。 群鸡紫绶图(中国画)1894 任伯年 天津博物馆藏 风雨鸡鸣(中国画)1937 徐悲鸿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提问: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徐悲鸿画这只昂首长鸣的公鸡,是想传递什么情感? 风雨鸡鸣(中国画)1937 徐悲鸿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探究本质:托物寄情的精神表达 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正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时,当时作者从国外归来,看见祖国正处在民族危亡的危急关头,他立即以画笔为武器,投入抗日救亡战斗。此画即是作者引用传统诗篇,以隐喻的方式,表达爱国的激情。他盼望着雄鸡站起来,用鸡啼赶走阴霾,渴望着和平美好生活的到来。徐悲鸿在这幅画中深切寄托了———人民盼望着战争早日结束,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同时,在作品中透露出一股中华民族昂然向上、积极战斗的傲然正气。 视频赏析《风雨鸡鸣》 松龄鹤寿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