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杨辉三角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要素分析 1.1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三第六章《计数原理》的内容,是本章最后一节,本节紧接着二项式定理一节,对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式系数特征进行了探究、归纳、总结,是对整章计数原理,尤其是组合数性质的升华。 1.2 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二项式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排列组合数性质的推导也是尤为重要的,除此之外,给学生在大学学习概率、统计、组合数学也奠定了基础。这一节内容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可以使得学生对概率统计知识系统化形成有促进作用。 1.3学生情况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对排列组合实际应用问题、排列数、组合数性质推导都感到非常困难,二项式定理、通项公式有所掌握。使用AI工具,通过可视化、交互式体验,降低抽象知识的理解门槛,适配学生认知水平。 1.4教法分析 本节将融合AI技术设计沉浸式探究活动,通过虚拟实验、动态演示等功能,让学生自主探索二项式系数特征,结合AI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通过创设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完成活动,自行探究二项式系数的特征、归纳性质并总结方法。教学中还会通过AI工具嵌入贾宪、杨辉的生平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宋代的数学成就,提高民族荣誉感。 1.5教学目标 借助AI工具查阅贾宪、杨辉相关数字史料,深入了解杨辉三角 通过AI动态演示,精准推导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3. 利用AI交互平台完成杨辉三角虚拟制作,直观感知其与二项式系数的关联通过AI数据分析功能,自主提炼组合数的系列性质 4. 通过杨辉三角推得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1.6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杨辉三角和二项式系数的关系; ②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2)教学难点: ①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②利用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解决实际的问题。 2 教学过程 2.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活动1:1. 教师通过Deepseek编写代码设置互动任务:生成二项式展开式系数动态表格,学生可拖动n的取值(0-6),实时观察系数叠放形成的图形,自主完成课本探究任务。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探究,将二项式的展开式写出,直观感受二项式系数叠放之后的形状,让学生明白杨辉三角的来源,增强探究的兴趣。 2:杨辉三角简介 由AI推送贾宪、杨辉的数字传记(含动画、史料图片、语音讲解),学生自主浏览后,平台自动弹出2道基础思考题(如“杨辉三角的最早记录者是谁”),即时反馈作答结果,强化数学史认知。 [设计意图]介绍贾宪的生平和杨辉抄录贾宪三角得以流传的事迹,让学生通过数学史的简介,提高民族荣誉感,学习科学家的钻研精神。 2.2 课堂活动,知识初探 (1)活动2:自制杨辉三角 在白纸上第一行写上1,第二行对应上方错开,左右各写一个1,这三个1将构成一个小三角形。接下来的每一行的左右两边各写一个1,中间的数字是上一行每相邻两个数之和。请你照这样的规律写出6行。 这个规律可以写为: (2)活动3:自制杨辉三角 借助AI虚拟实验系统,模拟生成棋子,把棋子按照每行1,2,3,4,5个的顺序排好。注意不要对齐,让每两行之间交错排列,摆成三角状。学生用手指拖动模拟下落过程,系统自动记录每条路径的通过次数,生成动态统计图表。支持重复模拟、放慢速度、分步演示等操作,直观呈现路径次数与杨辉三角数字的关联,无需实物棋子即可完成探究。 【设计意图】以多种方式让学生自制杨辉三角,让学生深刻了解组合数与杨辉三角的关系,继而知道二项式定理系数与组合数之间的联系,为推出性质打下基础。 2.3 性质探索,知识深化 请同学们逐项分析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对称性: 问题:你能写出能解释“杨辉三角”左右对称的式子吗? 由学生得: 增减性与最大值: 问题:展开式中的二项式系数 ,最大项是哪一项? 展开式中的二项式系数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