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九年级上册 / 第一单元 / 任务一 学习鉴赏 / 6 我看 / 编号:20934586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任务一 学习鉴赏 6 我看 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4-09-08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感知,诗人,整体,诗歌,探究,精讲
预览图 9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课件网) 新课导入 春天,万木发芽吐蕊,百花争相竞放,处处莺歌燕舞,令人陶醉。诗人笔下的春天,更是千般妩媚、万种风情,既有“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灿烂,亦有“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暖,还有“几处早莺争暖树”的活力,更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希冀。诗人穆旦笔下的春天,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全新感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诗歌———《我看》。 我 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所描绘的物象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3.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曾用笔名梁真,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穆旦于40年代出版了《探险队》《穆旦诗集》《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有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 整体感知———作家作品 九叶诗派: 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整体感知———文学知识 整体感知———生字正音 丰 rùn( ) bó 发( ) 摇 yè( ) 沉醉( ) 流盼( ) 忧戚( ) 飘逸( ) 漫游( ) 润 zuì qī 勃 yì màn pàn 曳 整体感知———理解词语 丰润: 沉醉: 枉然: 忧戚: 飘逸: 流盼: (肌肤等)丰满滋润。 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白白地。 忧伤烦恼。 漂浮,飘散。 转动目光观看。 1.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2.用明快、轻松、酣畅的语调诵读诗歌。 整体感知———朗诵课文,体味情感 找出诗中的“我”“你”“他”分别是谁? “我”指诗人自己; “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他”指远古的哲人。 整体感知 1.默读全诗,想一想“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来描景抒情的? “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看到春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和力量。 深入探究———文章精讲 2.品读第一节,概括其包含的意象及这些意象表现的大自然的特点。 春风、春草 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美丽生动。 深入探究———文章精讲 3.找出第一节中能表现春风春草特点的词语,分析表达效果。 “揉过” “低首”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吹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了绿草像“潮水”一样涌动的姿态,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深入探究———文章精讲 4.品读第二节,完成下面小任务。 ①第二节紧承第一节哪个词语? “向晚” ②第二节描写的意象有哪些?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画面: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 翱翔,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 意象:展翅的飞鸟、天边的流云和大地。 深入探究———文章精讲 5.分析第三节的“你”的内涵,总结作者笔下大自然的特点。 “你”指的是“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包容一切,能给人带来欢乐,又能驱除人的烦恼。 特点 体现 “欢乐和忧戚”在你的 心胸里描画,是包容。 “丰润”和“勃发”体现了生机和活力。 深入探究———文章精讲 6.如何理解第四节里“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这句话? 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