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 10 小石潭记 / 编号:20935994

第10课《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4-09-08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作者,写作,小石,小潭,教学,柳宗元
预览图 3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积累重点文言诗词,熟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内涵,感受自然之美,陶冶审美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积累重点文言诗词,背诵课文。 2、学习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先乐后忧的感情变化。 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讲授法 教具: 班班通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中华文学灿若群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我们如数家珍。 柳宗元名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翁》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溪居》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柳宗元的著名散文《小石潭记》。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积累重点文言诗词,熟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内涵,感受自然之美,陶冶审美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作者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著有《柳河东集》。 4、检查预习: 1、字词积累: 篁竹huáng 清冽liè 为坻chí 为嵁kān 佁然yǐ 俶尔chù 翕忽xī 差互 cī 悄怆 qiǎo 幽邃suì 2、朗读课文: (1)、教师播放朗读视频,学生注意节奏。 (2)、学生练习朗读 朗读指南: 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语速、停顿) 5、疏通文意: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不懂之处在小组内质疑、解疑,若仍有疑问,提交班级解决。 六、整体感知: 1、概括各段主要内容: 第一段:发现小石潭的过程及概括小石潭的全貌 第二段:描写潭水和潭中游鱼 第三段:小石潭的溪身和岸势 第四段:小石潭周围的气氛和给人的感受 第五段:补充交代同游者 2、写作顺序: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 (游踪顺序) 七、思考讨论: 1、第一段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什么写景方法? 动词: 隔 闻 伐 取 见 景物 : 篁竹 小潭 石头 树木 本段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出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情”,埋下伏笔。 (教师补充)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者同一对象观察的角度、距离也不断变化。 2、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什么写法?描写中渗透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潭中景物: 潭水 游鱼 阳光 影子 侧面写水清澈透明 游鱼: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动静结合 特写镜头 写鱼乐也映衬乐作者的欢悦之情(由景生情)。 3、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溪身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曲折蜿蜒 岸势 (犬牙差互 ) 参差不齐 比喻 4、第四段中小石潭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除此之外,作者还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有这感受? 最突出的特点幽静,作者还感受到一种幽深凄凉。 (教师补充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贞观17年,柳宗元因不满当时政治的黑暗、官场的腐败,萌发了改革的愿望,成为王淑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但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在湖南和广东的交界地,当时很荒僻,是个人间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 作者描写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以环境的“清”渲染人心的“凄”,情景交融,透露出作者被贬后孤独凄苦的心境,反映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痛苦心情。 八、课堂探究: 文章前面“心乐之”,后面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怎样理解? 乐是忧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