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 / 浙科版(2019) /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 第四章 免疫调节 / 第四节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 / 编号:21249491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 (共含17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9-19 科目:高中生物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过敏,细胞,免疫,HIV,反应,敏原
预览图 7
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
(课件网) 第四节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 1.过敏反应 (1)概念: (3)分类: 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非致病性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速发型和迟发型 (2)致敏原: 能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包括花粉、某些食物、某些药物(青霉素)、螨虫、蘑菇孢子、昆虫的毒液(蜂毒)、灰尘 、化妆品等 一、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过敏和自身免疫病 (4)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致敏原 机 体 抗 体 某些细胞 致敏原 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 呼吸道过敏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消化道过敏 (食物过敏性肠胃炎) 刺激 产生 吸附 再次刺激 导致 全身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皮肤过敏 (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 (4)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项目 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 激发因素 致敏原 抗原 反应时机 机体第二次接触致敏原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 抗体分布 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 反应结果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关系 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5)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 预防: 过敏反应是由接触致敏原引起的,找出致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该致敏原(即远离致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治疗: 极轻微的过敏可以不治疗,分散注意力一段时间就可消失; 较轻微的过敏可静脉注射含钙药物或口服氯雷他定治疗; 严重的过敏须上医院对症救治。 (6)过敏反应的防治: 2.自身免疫病 (1)概念: 指患者的抗体和T淋巴细胞攻击自身的组织。 (2)分类: 自身抗体只攻击某一器官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波及全身 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中的胰岛细胞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1.先天性的免疫缺乏病 感染病毒或其他因素(如营养不良、感染、药物、肿瘤、手术、外伤、烧伤、脾切除等。)引起,病人丧失部分或全部的免疫能力。 2.后天获得的免疫缺乏病 二、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引起免疫缺乏病 (1)特点:与生俱来 (2)原因:缺乏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 (3)实例: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1)HIV的结构: 逆转录酶 与HIV识别和吸附宿主细胞有关的糖蛋白 蛋白质 来自宿主细胞的脂质层,含病毒的蛋白、宿主细胞蛋白 两条病毒RNA 遗传物质、两条单链RNA是相同的 衣壳蛋白 基质蛋白 HIV主要攻击人体辅助性T细胞 (2)侵染过程 请思考:结合HIV的侵染过程,治疗艾滋病可能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3)HIV的致病机理: HIV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增殖产生新的HIV并破坏辅助性T细胞,如此循环往复,导致大量的辅助性T细胞被破坏后严重削弱免疫功能,从而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 请分析: 下图为HIV侵入后血液中HIV和T细胞浓度的变化情况,尝试: ⑴判断曲线A、B是什么的浓度变化; ⑵分析B浓度②处上升的主要原因。 A B ① ② 艾滋病患者往往很消瘦,也可能出现痴呆。从症状出现时起,艾滋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只有1~3年。 (4)传播与预防 某家庭中,丈夫在某次不正规献血过程中感染了HIV(不知情),妻子在怀孕期间血检结果呈阳性,很不幸最终生下的胎儿也被确诊感染HIV…… 血液传播 患者 丈夫 性接触 母婴传播 妻子 胎儿 ①输血严格检查,严格消毒;远离毒品 ②洁身自爱,避免不正当的性关系,使用避孕套 ③对已感染HIV的孕妇应用药物控制,实施剖宫产, 并对其婴儿采用人工哺乳 不会传播: 不会通过一般的身体接触或空气途径(如打喷嚏和咳嗽)传播。 不能经昆虫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