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上册(2024) / 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 / 第十二课 端正人生态度 / 本课综合与测试 / 编号:21265869

(核心素养目标)第十二课《端正人生态度》表格式教案设计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统编版版2024)

日期:2024-09-20 科目:初中政治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学生,逆境,态度,积极,顺境,讨论
预览图 2
初中政治 初中政治
《端正人生态度》教案设计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快速发展变化,对人生和社会的认知逐渐深入。他们可能已经经历过一些人生的顺境和逆境,但对于如何正确面对这些经历,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指导。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互动和讨论,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学生能够理解并认同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道德修养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形成面对顺境和逆境时的正确态度和行为准则。 法治观念 学生能够理解法律在规范个人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积极人生态度的内涵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难点 1.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积极的人生态度。 2. 如何引导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互动式教学 教具准备 PPT、案例资料、互动问题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人生态度的基本概念?” 2. 展示两位同学在艺术展演活动后的不同态度,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态度对他们的发展有何影响?” 3. 引入新课主题:“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端正人生态度,特别是如何面对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4.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顺境和逆境?你们是如何应对的?” 5.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鼓励积极发言。 6. 小结学生的回答,强调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性。 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回答问题。 观察展示的案例,思考并回答问题。 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应对方式。 通过回顾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为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讲解 1. 讲解积极人生态度的定义和特点,引用课本中的例子和名言。 2. 分析苏轼的《定风波》,引导学生理解积极人生态度的体现。 3. 提问学生:“苏轼是如何面对逆境的?他的诗词给了你什么启示?” 4. 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做人做事?” 5. 讲解华罗庚的故事,强调勤奋进取的重要性。 6. 提问学生:“华罗庚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听讲,记录关键点。 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具体案例和名人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性。 互动讨论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你们如何看待顺境和逆境?” 2. 引导学生分析辩论赛中正反双方的观点。 3.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顺境和逆境对成长有何影响?” 4. 引导学生分享李自成的故事,讨论骄做懈怠的后果。 5. 提问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因为骄傲而失败的故事?” 6. 小结讨论结果,强调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 参与全班讨论,回答问题。 分享其他相关故事。 通过小组和全班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案例分析 1. 展示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引导学生分析他们如何对待逆境。 2. 提问学生:“这些人物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3. 引导学生讨论:“在逆境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持积极态度?” 4. 讲解顺境和逆境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引用课本中的例子。 5. 提问学生:“你们如何看待顺境和逆境的转化?” 6. 小结学生的回答,强调正确对待成败得失的重要性。 学生观察案例,思考并回答问题。 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思考并回答关于顺境和逆境转化的问题。 通过历史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在逆境中保持积极态度的重要性,以及顺境和逆境的相互转化。 总结归纳 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对待顺境逆境的重要性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