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 / 24 愚公移山 / 编号:21268041

巧研对比 妙悟精神—24《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日期:2024-09-19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学习,学生,文言文,方法,文言,内容
预览图 3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巧研对比 妙悟精神———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一、文本分析 本文选自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文的内容是: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带领全家人每天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成功移山的故事。本文的特点是:文言知识典型,“且”等文言实词和“焉”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具有代表性;写作手法突出,运用对比、反衬等手法突显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愚公形象独特,塑造了一个年近九十、挖山不止、坚持不懈的愚公形象。 二、学生分析 学生正处于初二学段。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运用对比、衬托手法突出主题的写法以及“且”等文言实词和“焉”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初二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基础:在认知上,对文言文的实词和虚词以及对比、衬托的写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情感上,对愚公移山的寓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学生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诵读涵泳法、查阅字典法、质疑探究法等多种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任务分析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且”等实词和“之”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解释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效果; (3)能背诵并默写全文。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运用质疑和探究的方法; (2)能在体会课文情感的过程中运用诵读和体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感受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 (2)能体会愚公精神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 能说出“且”等实词和“焉”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 能解释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效果。 (四)教学方法 提问法、点拨法、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等服从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方法。 四、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闻愚公之事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的故事吗?这两个故事都有什么特点呢?(让学生七嘴八舌说一说)这两个故事都是寓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篇寓言,那就是《愚公移山》。大家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吗?那大家看过《愚公移山》的文言文原文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便是文言文版的《愚公移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除了家喻户晓的寓意,我们还能学到什么? (设计意图:从对寓言文体的熟悉感和对愚公移山文言文原文的陌生感导入,认知情感双激趣。) (二)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过渡语:这篇文章是文言文。作为文言文,哪些内容是必学的呢?) 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引导学生确认文体是“文言文”)作为文言文,哪些内容是必学的?学习的基本顺序是怎样的?每人在备用纸上用几个简洁的词语概括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形成基本共识,之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在介绍中形成班级的基本共识。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提升学生的认识:文言文言,自然有“文”有“言”。因此文言文的必学内容有两个,一个是“文”,一个是“言”。“文”和“言”应该先学哪个?应该先“言”后“文”,因为字词句的意思正确理解了,才能顺利地学习其作为文章和文化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形式和技巧。其中的“言”包括字词句的音和义的理解;“文”包括表达的内容和形式。因此可以切分成四个学习板块,一是“言”的字词音义,二是“言”的句子意义,三是“文”的表达内容,四是“文”的表达形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得出学习文言文的共性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三)研习字词句子,明愚公之言 (过渡语:先言后文,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就是读准字音,读正句读。首先请大家端正姿态,我们一起正确、流利地把这篇课文齐读一遍。) 自主研习。研习前教师先引导,主动说明学习的三要素即任务、要求和时间:请大家自主研习本文的字词音义和句子意义,把课文认真研读一遍,注意课文中的每一个注解,并随时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