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高考专区 / 教材梳理(一轮) /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 编号:21448013

复习课件 第8讲 中国近代史之晚清后期(共120张PPT)

日期:2025-09-26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中国,思想,统治,全国,现代化,经济
预览图 12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课件网) 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 晚清后期 —近代中国的觉醒和探索 2020年 全国Ⅰ卷 29 20世纪20年代度量衡的混乱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经济 全国Ⅱ卷 29 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国共十年对峙 全国Ⅲ卷 29 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辛亥革命———清帝退位 2021年 全国乙卷 29 毛泽东强调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 国共十年对峙 全国甲卷 29 中国已经具备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22年 全国乙卷 29 五四对古今中外事物的称呼的改变 五四新文化运动 全国甲卷 29 上海的进口货值的下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命题规律】 1.本题一般是中国近代史第2道题,命题范围主要是晚清后期至民国前期(1895-1927),包括晚清政府统治后期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史命选择题的重灾区。 2. 考查内容:政治史模块方面主要考查的中共对革命的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经济史方面主要侧重于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考查;文化史方面,主要涉及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 3.考查趋势:整体来看,第29题考查的时间段主要集中于19时期末期至20世纪前期。命题内容主要集中经济和思想方面,特别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命题重点。 4.本题难度中等,比第一道中国近代史选择题要稍微难一点,主要是难在考生不熟悉本阶段历史发展及特别复杂上,正是因为复杂,所以命题空间十分辽阔,同时也是主观题命题有重灾区。 【阶段特征】晚清后期(1894-1919) 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94~1919年),觉醒和探索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涨。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政治 ①帝国主义发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进一步沦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最终确立;②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高涨,农民阶级掀起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运动,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③帝国主义推行“以华治华”策略,先后扶植清政府、北洋军阀集团作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④中国近代两大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为人民大众同清政府、北洋军阀集团之间的矛盾;⑤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都得到发展。 经济 ①甲午战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②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③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 思想文化 ①“向西方学习”发展到“制度”和“思想文化”层面,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君主立宪)、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②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对外关系 ①总理衙门1901年改为外务部,中央机构进一步半殖民地化;②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扶植中国反动势力作为其统治中国的代理人;③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日美加紧侵略中国,特别是日本,形成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社会生活 受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社会生活进一步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提示】 正确认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特征 中国早期现代化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西方殖民侵略、西方文化的输入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提供了重要契机、源点和动力。但另一方面,早期现代化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却有待于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虽然中国社会内部存在一些阻碍现代化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