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十一学校2024-2025学年第1学段初二年级物理学科教与学诊断 满分: 100分 时间:70分钟 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 ) A. 千米每小时( km/h) B. 米/秒(m/s) C. 秒(s) D. 米(m) A. 初春,冰冻的河流开始融化 B. 盛夏,盛冷水的杯壁出现水珠 C. 深秋,屋顶和地面出现了霜 D. 寒冬,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 5. 图2是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6. 医院里的B 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 A. 声音响度太小 B. 声音响度太大 C. 声音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D. 声音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A. 空间站内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 航天员的声音可以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 C. 在空间站内,叶光富可根据音色判断说话的是哪位航天员 D. 回看谈话场景,用二倍速播放时声音变尖是因为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10. 下列数据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 80dm B.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2m/s C. 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s D. 夏季北京平均气温约为50℃ 11. 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 A.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变干 B. 初冬,河面开始结冰 C. 云层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 D. 北京初秋的早晨,室外大雾弥漫 12. 在室温为25℃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温度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图5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13. 中国古诗和谚语中蕴藏着许多物理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指的是任何情况下金都不会熔化 B.“釜底抽薪”:“抽薪”以后,液体便不能继续沸腾,这说明液体沸腾的条件之一是持续吸热 C.“雪后寒”:指的是雪熔化时要放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D. 赵孟頫《趵突泉诗》 “波涛声震大明湖”中的“震”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14. 把0℃的冰放入0℃的水中, (周围气温为0℃) ,过一段时间, 则( ) A. 有些冰会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 有些水会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C. 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 无法判定 15. 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了车站里,过了一会儿,乙车内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甲车内的乘客看到乙车也向东移动,那么站在站台上的铁路工人看到的可能是( )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 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且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D. 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 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 下列措施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 ) A. 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 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 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17. 物理课上,经过特殊方法测量长度的学习,激发了小华的兴趣。为了测量一角硬币的厚度,小华的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 ( ) A. 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可直接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 B. 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 测量厚度时,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 D. 测出n枚硬币的总厚度L,再除以总个数n,就是一枚硬币的厚度 18. 关于图6所示的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听到的声音不同,同时观察到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B. 乙: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C. 丙: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可以推断真空不能传声 D. 丁: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