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应用题》 罗外初中 任平 知识梳理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最重要的三类函数模型,因此函数应用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随着新课标理念在考试命题方向的不断加深落实,函数与数学文化结合,与生活情景结合、跨学科类的应用题型变得丰富起来,对阅读能力、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用数学的思维和语言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创新的能力都有综合考查。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应用考查分以下几方面: 1、结合实际问题确定函数类型,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表达式 2、利用函数表达式和函数图象的性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 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3、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对实际问题进行解答。 主要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模块一 一次函数的应用 【例题精讲】 1、我国传统的计重工具秤的应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如图1,可以用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来得出秤钩上所挂物体的重量.称重时,若秤杆上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为(厘米)时,秤钩所挂物重为(斤,则是的一次函数.下表中为若干次称重时所记录的一些数据. (厘米) 1 2 4 7 11 12 (斤 0.75 1.00 1.50 2.75 3.25 3.50 (1)在上表,的数据中,发现有一对数据记录错误.在图2中,通过描点的方法,观察判断哪一对是错误的? (2)根据(1)的发现,问秤杆上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为16厘米时,秤钩所挂物重是多少? 【答案】 (1) ,这组数据错误 (2)4.5 【详解】解:(1)观察图象可知:,这组数据错误. (2)设,把,,,代入可得, 解得,, 当时,, 答:秤杆上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为16厘米时,秤钩所挂物重是4.5斤. 2、某商店代理销售一种水果,六月份的销售利润(元)与销售量之间函数关系的图像如图中折线所示.请你根据图像及这种水果的相关销售记录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日期 销售记录 6月1日 库存,成本价8元/,售价10元/(除了促销降价,其他时间售价保持不变). 6月9日 从6月1日至今,一共售出. 6月10、11日 这两天以成本价促销,之后售价恢复到10元/. 6月12日 补充进货,成本价8.5元/. 6月30日 水果全部售完,一共获利1200元. (1)截止到6月9日,该商店销售这种水果一共获利多少元? (2)求图像中线段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1)400元;(2) 【详解】解:(1)(元). 答:截止到6月9日,该商店销售这种水果一共获利400元. (2)设点坐标为. 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得. ∴点坐标为. 设线段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两点坐标分别为,, ∴ 解这个方程组,得. ∴线段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3、【问题背景】“刻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利用水流计时的工具.综合实践小组准备用甲、乙两个透明的竖直放置的容器和一根带节流阀(控制水的流速大小)的软管制作简易计时装置. 【实验操作】综合实践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先在甲容器里加满水,此时水面高度为30cm,开始放水后每隔10min观察一次甲容器中的水面高度,获得的数据如表: 流水时间t/min 0 10 20 30 40 水面高度h/cm(观察值) 30 29 28.1 27 25.8 任务1:分别计算表中每隔10min水面高度观察值的变化量. 【建立模型】小组讨论发现:“t=0,h=30”是初始状态下的准确数据,水面高度值的变化不均匀,但可以用一次函数近似地刻画水面高度h与流水时间t的关系. 任务2:利用t=0时,h=30;t=10时,h=29这两组数据求水面高度h与流水时间t的函数解析式; 【反思优化】经检验,发现有两组表中观察值不满足任务2中求出的函数解析式,存在偏差,小组决定优化函数解析式,减少偏差.通过查阅资料后知道:t为表中数据时,根据解析式求出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