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科技 / 义务教育版(2024) / 四年级全一册 / 第四单元 数据管理与安全 / 第18课 排序计算有方法 / 编号:21788455

义务教育版(2024)四年级信息技术 第18课 排序计算有方法 教案

日期:2024-11-21 科目:小学信息技术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数据,计算,学习,数据管理,方法,学生
预览图 2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 排序计算有方法 教学设计 课题 排序计算有方法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在数字时代,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数据,数据是科学管理的基础,是科学决策的参考。做好数据管理,能有效提升学习、工作的效率。数据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已经被列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成为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数据安全不仅关乎个人隐私、社会福祉,更事关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因此,学生在使用互联网和数字化工具的过程中,应该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主动保护隐私信息,养成保护数据安全的好习惯。 本单元将带领学生了解数据管理与编码的关系、数据的保护方式,以及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与个人安全、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通过查找、筛选、计算、排序等方法体验数据管理的过程,掌握数据管理的方法。 作为两个学期之间的衔接单元,本单元通过带领学生回顾编码知识、讲述编码和数据管理的关系,将教学内容聚焦到数据管理上,以此来确保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连续性。同时,本单元将通过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数据管理的方法,体验数据管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安全意识。【内容结构】 学习目标 1. 信息意识:了解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与个人安全、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增强数据安全意识。2. 计算思维:了解数据的保护方式,掌握使用数字化工具保护表内数据及给文档加密的方法。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了解查找、筛选数据的方式,体验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数据查找和筛选统计的过程。4. 信息社会责任: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数据管理的方法,体验数据管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安全意识。 重点 使用数字化工具对数据排序、计算平均值。 难点 数字化工具完成平均值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情景导入】【建构】针对特定的数据管理问题,通过对数据进行排序和计算,可以发现数据的明显特征和趋势,有助于找出解决问题的线索。本课将体验借助数字化工具对数据进行排序和计算的操作过程和基本方法,体会使用计算机管理数据的便捷之处。 注意、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快速找到目标数据【思考-讨论】如何在“百日气温表”中找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对应的日期 【问题分析】第一种方法:用鼠标快速滚动,用眼睛快速浏览,先找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再找出对应的日期。第二种方法:参照以下步骤可以快速完成任务。1. 选中需要排序的气温数据所在单元格。2. 选择“筛选和排序”中的“升序”或“降序”命令,就可以将“百日气温表”的气温数据进行“从最低到最高”或“从最高到最低”排序,从而快速找到目标数据。【探究学习】二、人工计算气温平均值【试一试】计算“7 日气温表”和“百日气温表”中的最低或最高平均气温。【思考-讨论】计算“7 日气温表”和“百日气温表”中最低或最高平均气温的方法与难度一样吗?【特别提示】平均数=所有数据之和 ÷ 数据个数【学习活动】三、借助数字化工具计算平均值【小试牛刀】 选中“最高温”这一列结尾的空白单元格作为输出计算结果的单元格,依次选择“开始—求和—平均值”。在公式编辑栏修改数据选取范围,选择公式编辑栏中的“√”,就可以快速算出选取范围内所有数值的平均值。【渐入佳境】使用数字化工具计算“7 日气温表”和“百日气温表”中的最低和最高平均气温。 听讲、思考、讨论 教师通过讲授课程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通过听讲和观察,学习基础知识。另外,通过探究学习、提问等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 对课堂内容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