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自主可控与国家安全》教学设计 课题 自主可控与国家安全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六年级下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能理解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大意义,主动关注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情况,讨论机械手臂的安全性。 计算思维:理解信息科技在人们生产、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探究关键核心技术不能自主可控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知道科技创新促进发展,体会技术的自主可控保障国家安全,树立科技强国与创新的意识。信息社会责任:遵守技术规范与国家安全标准,关注技术自主可控与国家安全,建立核心技术自主化的责任意识体系。 教学重点 理解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大意义。知道自主可控保障国家安全 教学难点 讨论关键核心技术不能自主可控的安全隐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1、活动背景在引入过程与控制系统为人类服务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其是否满足功能需求,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自主可控和安全问题。北京冬残奥会上的智能仿生手是我国设计的吗?当然了!我们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2、新知导入观看视频 学习新知引入,观看教学视频。 用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增强课堂互动性。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自主可控意义重大活动:讨论自主可控的意义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自身经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意义。材料1:航空航天技术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在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这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迄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航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牢牢掌握推动科技发展的战略主动,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材料 2:无论是探索深海科学奥秘,还是开发海洋战略资源,都离不开海洋高技术的支撑。其中,深海技术装备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深度,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蛟龙号”的成功研发,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探测全球海洋70%以上资源的能力,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又一创新和突破。材料3:目前,世界上有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和欧洲伽利略系统。近年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在基础产品上实现了自主可控,芯片模块全部国产化,其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而且性价比要高于国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体现了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使得卫星导航关键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材料4:“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速列车。它集成了大量现代国产高新技术,在牵引、制动、网络、转向架、轮轴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要突破,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的成功研制和运营,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铁关键核心技术,建立了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组技术平台和技术标准体系,迈出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自主可控保障国家安全活动:讨论关键核心技术的安全隐患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自身经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果在高科技领域不能做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会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或后果?材料1: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提醒“卡脖子”风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