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音乐学科 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羊肠小道》 教学设计 课题名 《羊肠小道》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了解乐曲内容,并让学生掌握乐曲中毛驴主题、风光主题的旋律。 艺术表现:感受各部分乐曲风格变化的原因。 创意实践:引导学生边唱歌曲边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 文化理解:学习正确的演唱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并联想音乐所表现的大峡谷雄伟壮观的景色和旅行者的心情,激发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 感受各部分乐曲风格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教材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情景导入 情景呈现:羊肠小道,你是否知道它指的是什么? 羊肠小道:即那些曲折且狭窄的山路。 (播放图片) 课题呈现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器乐曲体裁? 包括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等大型套曲,它们类似于多幕剧、长篇小说、叙事长诗;而夜曲、即兴曲、无词歌、音乐瞬间、船歌等体裁则类似于抒情短诗、随感式的小品散文。 二、新课探究 1.初听歌曲 音乐初始阶段,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驴叫声。 你知道这些声音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吗?小提琴。 2.介绍作者 菲尔德·格罗菲,美国作曲家,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中提琴,母亲则教授他钢琴、小提琴与和声。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年轻时曾做过报童、司机和书籍装订工人。十七岁时加入洛杉矶交响乐团担任中提琴手。二十八岁起,他在惠特曼领导的爵士乐团担任钢琴演奏员,并从事乐曲编配和指挥工作。1924年,他因给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配器而名声大振,之后专心致力于创作。在他的众多作品中,以描绘亚利桑那州北部自然风光的管弦乐组曲《大峡谷》最为人所熟知。其他如《密西西比河组曲》、《好莱坞组曲》、《加利福尼亚组曲》等也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学习歌曲 ①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在险峻的大峡谷中,骑着毛驴缓缓行进 ②介绍大峡谷组曲 《大峡谷》是美国作曲家格罗菲在1920年游览科罗拉多大峡谷后创作的交响组曲。它由“日出”、“五彩荒漠”、“羊肠小道”、“日落”、“暴风雨”五个乐章组成。格罗菲的代表作中,以描绘亚利桑那州北部自然景观的管弦乐组曲《大峡谷》最为知名。 学习行走主题 ①聆听《羊肠小道》中的行走主题 思考:行走主题的速度和情感如何?轻盈,反映了格罗菲在驴背上愉悦的心情 思考:行走主题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双簧管 ②乐曲中毛驴的蹄声是如何被表现的? 通过敲击椰子壳和弦乐器的拨弦来模拟 ③跟随老师的琴声,一同哼唱行走主题 ④乐曲中的跳跃感是如何展现的? 大跳:指的是音程跨越较大的跳跃(通常指四度或更大的音程) 休止符:在乐谱中用来指示音乐的暂时停顿或静止以及停顿的时长。 ⑤乐曲中的跳跃感是如何展现的? 倚音分为前倚音和后倚音,它们的记法是用小音符附在普通音符旁边,前倚音位于普通音符之前。 倚音的使用,为乐曲增添了轻松漫步的氛围 探索风光主题 ①观赏《羊肠小道》风光主题并进行思考 音乐的速度和情感有何转变?风光主题是由哪种乐器演绎的? 它舒缓而深沉,传达了格罗菲对大峡谷的由衷赞美,主要由圆号呈现。 在风光主题的演绎中,速度相较于行走主题有所放缓,情感也变得更加深沉和宽广,仿佛引领听众置身于辽阔壮美的自然景观之中。这种速度和情感的转变,不仅展现了格罗菲对大峡谷景色的深刻感受,也让听众在音乐的引领下,体验了一次心灵的旅行。 而风光主题的演绎乐器———圆号,以其温暖而深沉的音色,完美地诠释了大峡谷的雄浑与壮美。圆号的音色特点与风光主题的情感表达相得益彰,使得整个音乐段落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让听众仿佛能够亲眼目睹大峡谷的壮丽景色,感受格罗菲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 ②请各位探究这段音乐为何显得如此舒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