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 / 必修 上册 / 第三单元 / 8 / 8.3 *琵琶行并序 / 编号:22212994

《琵琶行(并序)》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02-06 科目:高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琵琶,主人,意思,诗人,这里,身世
预览图 12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课件网) 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白居易(772 — 846),字乐 天,晚年号 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 属河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贞元年间中 进士,官至左拾遗。 白居易在文学上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 事、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诗篇,对后世 颇有影响。他一生诗作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 其诗通俗易懂,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诗魔” 和"诗王"之称。著有《白氏长庆集》。 解题 1、 关于歌、行、引:《琵 琶行》原作《琵琶引》, “行”是乐曲的意思。白居 易还有《长恨歌》。歌、行、 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 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 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 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 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 富于变化。 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 送客闻 琵 琶、聆听琵琶曲、听诉身世苦)。 2.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交代写作动机:同 病相怜伤迁谪。 3.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的内容 1、诗人江头夜送客,忽闻琵琶声 2、琵琶女的演奏才能 3、琵琶女自诉不幸的身世 4、诗人自叹贬谪之苦 5、诗人重闻琵琶声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感情 感知文本 元和十年,予左迁①九江郡司马。明 年②秋,送客滥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③然有京都 声④。问 其人,本长安倡女⑤,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⑥, 年 长 色衰,委身⑦为⑧贾人⑨妇。遂命酒⑩,使快 弹数曲。 左迁:贬官,降职。明年:第二年。铮铮:形容金属、 玉器等相击声。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善才 :对技艺高超的乐师的称呼。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 意思。为:做。贾(gǔ) 人:商人。命酒:叫(手下人 )摆酒。快:畅快。 感知文 本 曲 罢悯然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 憔悴,转 徙于江湖间。予出官 二年, 恬然④自安,感斯人言, 是夕始觉有迁谪 意。因为⑥长句 ,歌8以赠之,凡 六百一十六言20,命②曰《琵琶行》。 悯然:忧郁的样子。漂沦:漂泊沦落。出官:(京官) 外调。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迁谪(zhé): 贬 官 降职或流放。为:创作。长句:指七言诗。歌:作歌, 动词。凡:总共。言:字。命:命名,题名。 浔阳江头夜 送 客 ,枫叶荻花秋瑟 瑟。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 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工浸月。 渲染诗人谪守江州、月 江头:江边 夜送别友人的凄凉之情 瑟瑟: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管弦:音乐 在浔阳江畔的夜晚,我来为远去的朋友送行,枫树、芦 荻、秋风阵阵,摇曳哀吟。我 和 客 人 下 马 在 船 上 饯 别 设宴, 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 快更伤心将要分别,告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互文 互文: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 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 例子:《孔雀东南飞》:“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 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这里左右、东西都种上了松柏、梧桐, 枝枝、叶叶都相互覆盖、交通。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作《木兰诗》 对着窗子和镜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 对着窗子和镜子在额头上贴好花黄。 这里的“主人”及“客”为互文,"下马"和“在船”并不分属 于“主人”和“客”,从诗后面的内容也可看出,主人与客 都上了船,主人还要在船上尽一回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