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千年诗脉传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必修上有多少首古诗 苯 菅 插秧歌 短歌行 归园田居 梦游天姥吟留别 琵琶行 涉江采芙蓉 登高 1.这些诗歌属于什么时代 2.代表了哪些诗歌内容 五言诗 东汉末 四言诗 先秦 苯莒 静女 涉江采芙蓉 登高 琵琶行 插秧歌 梦游天姥 吟留别 魏晋南 北朝 归园 田居 近体诗 五言诗 短歌行 乐府诗 古体诗 南宋 唐朝 先秦诗歌 先秦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从集体歌 唱到诗人创作的漫长过程。 >《诗经》———现实主义 >《楚辞》———浪漫主义 先秦———诗歌发展源头 风:民歌,“十五国风 ”, 《诗经》的核 心内容; 雅:正声雅乐,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 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颂: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 颂” 《 诗 经 》 先秦称为“诗”“诗三百”,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铺陈直叙;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和 比拟 。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 桃之夭夭, ( 灼灼其华《周南 ·桃夭》 ·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王风 ·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请问“青衿”是指() C A、男子官服 B、祭祀服饰 C、古代校服 D、女子嫁衣 《 诗 经 》 ·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小雅 ·鹤鸣》 > 诗词填空 · 我行其野,( 芃芃其麦《鄜风 ·载驰》 “屈宋(屈原、宋玉)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 ,纪楚地,名楚物。” 《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 楚辞句式长短参差,富变化,多用“兮”字。 · 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追求诗情的内 在美和语言外在美的统一。 · 是 我 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 民间集体创作转向诗人独立创作。 “骚”、“骚体” 漫 惟 远 其 路 落 漫 修 兮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 — 《渔父》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 《离骚》 我 时 皆 众 醉 独 醒 人 悲 > 连字成诗 两汉诗歌 · 乐府:管理音乐的宫廷官署,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 、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 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通俗易懂,长于叙事,富生活气息,句式以五言和 杂言为主。 · 代表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民歌 文人五言诗 · 在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逐渐发展 成熟,标志是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 o · 这是一组由非一时一人创作的抒情五言短诗, 言短情长,情调感伤,质朴精炼,委婉含蓄,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刘勰《文心雕龙》)“ 一 字千金”( 钟 嵘 《 诗 品 》 ) 。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今日良宴会》 ·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 ·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 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魏晋南北朝 建安诗歌 ·建安年间,“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文人诗歌却呈现出“五言腾跃”的大发展局面。 ·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场、刘桢 · 反映时代动乱和人民疾苦,抒写个人理想抱负,“慷慨以任气”“志深而笔长”,此即 后 世 称 道 的“建安风骨 ”。 建安七子———空城王需软硬留 《赠从弟》 运 桢 松柏有本性 汝南 场 有鸟孤栖, 哀鸣北林。 亭亭山上 松,瑟瑟 中 风 。 多写离居飘 零之感 长于赋 曹操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的“枥”是指什么 A.马鞍 B.马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