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期末综合训练一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云南中考)磷肥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 A.K2SO4 B.Ca3(PO4)2 C.NH4Cl D.KNO3 2.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都是合成材料 B.不锈钢、玻璃钢都是常见的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带来了严重污染,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 D.塑料属于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3.(2024·湖南中考)“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践活动中,某同学取少量土壤加水,经过多步操作得到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中的物质都能溶于水 B.操作中一定要用到蒸馏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酚酞可测出溶液的pH为4.5 4.向如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沾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氧化钙 C.硝酸铵 D.浓硫酸 5.下列实验事实或结论正确的是( )。 A.大小和体积都相同的锌片、铜片,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中,根据反应情况可得知金属活动性:锌<铜 B.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 C.将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铜丝表面有铝析出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举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6.(2024·四川眉山中考)木块在NaNO3溶液中排开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NaNO3溶液的密度保持不变 B.实验过程中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Na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15 ℃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7.下列实验方法和主要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方法和主要操作 实验目的 A 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 加入足量的铝粉,过滤 除去AgNO3 B 久置的NaOH 取样,加入稀硫酸观察是否产生气体 检验变质程度 C NaCl和BaSO4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清洗滤渣并晾干 分离提纯 D CH4和H2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鉴别 8.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综合以上信息得到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 A.从图像可以看出,金属镁比金属锌的活动性强 B.若两种金属都有剩余,则二者得到氢气的质量相同 C.若稀硫酸有剩余,则二者得到氢气的质量相同 D.若两种金属完全溶解,则二者消耗稀硫酸的质量相同 二、填空题 9.(2024·湖北中考)阅读科普短文。 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以甲醇(CH3OH)为代表的液态燃料和有机化学品。它可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液态阳光概念示意图如下。 2020年,我国“千吨级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投产运行。该项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三个基本单元构成。标志着我国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液体燃料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 甲醇作为液态阳光首要目标产物,能生产乙酸、烯烃等化学品,能用作内燃机燃料,也能用于燃料电池产生电能,还能通过重整反应释放出氢气。 (1)“液态阳光生产”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是 (写一种)。 (2)“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使用的初始原料是 和CO2。 (3)可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相比氢气,液体燃料甲醇的优点有 (写一条)。 10.碳酸锂(Li2CO3)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料。我国盐湖卤水中主要含有氯化锂、氯化钠、硫酸镁等溶质,一种以化学沉淀法从卤水中生产碳酸锂的工艺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