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 /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 编号:22358193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2-22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排除,材料,文明,可知,正确,故选
预览图 0
参考答案 1.D [据材料“人类由狩猎和采集时代逐步过渡到定居农业和畜牧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逐渐走向定居,这加快了文明时代的到来,D项正确;这一时期,传统帝国尚未形成,排除A项;这一时期,史诗文学尚未兴起,排除B项;“广泛应用”,表述夸大,排除C项。] 2.C [材料体现了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这一变化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社会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出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最终完成”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排除B项;公元前3500年左右,两河流域地区最早进入文明社会,排除D项。故选C项。] 3.B [据题意可知,人类最初的文明产生于世界不同的地区,不同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这说明早期人类文明具有多元性。故选B项。] 4.B [根据题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各具特色,呈现多元特征。从区域范围的变化可知,古代各个文明不断扩展,且古代各个文明多分布在大河流域,如两河流域、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①②④正确,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③中“完全”错误。答案为B项。] 5.C [根据材料“安努和恩利尔(神)为了人民的利益呼唤我的名字:汉谟拉比,虔诚的、神所敬畏的王子,(任命我)令正义在大地上出现,摧毁罪恶”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将统治者比作神的代表,宣扬君权神授。故选C项。] 6.A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在此过程中诞生了战胜洪水的传说,记录在《吉尔伽美什》中,A项正确;《荷马史诗》是由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排除B项;《罗摩衍那》是古印度的著作,排除C项;《天方夜谭》是阿拉伯国家的民间故事集,排除D项。] 7.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C项正确;种姓制度下,不同种姓的群体有贵贱之分、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排除A项;《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史诗,排除B项;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 8.A [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它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前15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A项正确;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排除B项;近代以来,基督教随着殖民势力的入侵而进入到印度,排除C项;伊斯兰教传入印度的时间晚于婆罗门教,排除D项。故选A项。] 9.A [据材料“人民统治的优点”可知,这种政体下人民享有国家治理权,据材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职务都由抽签决定”可知,该政体是雅典的民主政体,因为在雅典民主政体下,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雅典民主实行抽签选举制,A项正确。] 10.A [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A项正确;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排除B项;修昔底德被誉为“政治现实主义学派之父”,排除C项;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根据材料可知,萨尔贡一世借助苏美尔女神和城邦保护神的权威,稳定新征服地苏美尔,意在强调其统治合法性,A项正确;材料强调借助宗教神权力量,而非“打击神权势力”,排除B项;宣扬君权神授观念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汉谟拉比处于公元前19世纪到公元前18世纪,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因此一块块被灌溉渠分隔开的土地连接起来,故选B项。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与“斯帕特”连接起来关系不大,因为公元前3100年以前也有定期泛滥的时候,排除A项;土地私有制反而难以将分隔的土地连接起来,这是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