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 /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 编号:22390573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2-22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文化,佛教,中国,地位,说明,唐朝
预览图 3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长期以来,我国传统伦理以善事父母为孝;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普遍认为僧侣离亲出家可通过传教修道以荣宗耀祖,还可为祖先祈福,并不违背孝道。这说明当时(  ) A.儒学地位日益衰微 B.佛教思想广泛流传 C.门第观念根深帝固 D.释道融合渐成上流 2.西晋后期,高门士族“贱经尚道”,推崇“放荡越礼”,这种价值观成为中正论人的标准。东晋至南朝,士风转向崇尚文学。陈朝吏部尚书姚察说:“近世取人,多由文史。”该变化说明(  ) A.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B.九品中正制度已经瓦解 C.士林舆论影响选官 D.儒学正统地位得以重建 3.《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玄奘等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的所见所闻,书中提及上百个国家和城邦,及许多民族风情,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该著述(  ) A.推动佛教开始向中国传播 B.向中国展现了世界的整体轮廓 C.是中外间文化交流的见证 D.意在向民众普及历史地理知识 4.唐朝一位来中国礼偈的梵僧作词:“汉家法度礼将深,四方取则慕华钦。”《旧唐书》记载新罗商人热切搜求中国名著“自云本国宰相每以一金换一篇。”日本学者木宫泰彦则强调:“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制,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也。”这些史事说明(  ) A.唐朝对外贸易持续发展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C.中华文化强大的辐射力 D.隋唐制度创新深受欢迎 5.中唐时,韩愈以卫道者自居,发出尊孔孟、排异端的口号,高举复兴儒学的旗帜,以恢复儒家思想正统的统治地位为己任。这说明当时(  ) A.三教合一局面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丧失 C.社会深受佛道影响 D.民众受到专制统治 6.《礼记》记载:“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晋书《抱朴子内篇》称“……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据此可知,从先秦到唐代的中医理论(  ) A.冲击儒家思想 B.吸收佛道思想 C.兼收并蓄明显 D.批判正统思想 7.根据下面知识卡片提供的信息,判断与之属于同一时代的科技成果是(  ) 理念:“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成就:记录了八百多个药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 地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唐本草》 D.《授时历》 8.传统佛典认为,子女对待双亲只需做应做的事情即可,不必奉献一切。在中国,佛典则强调:“如汝于父母,恭敬修供养”。此外,佛教还宣扬:“世俗帝王为出世的菩萨或者转轮王再世”。这反映出(  ) A.三教合一趋势逐渐加强 B.佛教注重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播 C.宗教思想的时代性特点 D.佛教吸收传统的文化逐渐中国化 9.唐三彩是唐代陶瓷中的珍品,据图可知(  ) A.唐文化在东亚的影响力巨大 B.唐朝各民族间经济交流频繁 C.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D.异域文化深刻影响中国文化发展 10.隋唐时期,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佛教东传来华的重要史实是 A.法显收集大批梵文经典 B.鉴真六次东渡 C.空海携带许多佛经回国 D.玄奘西行取经 11.与陶渊明同属于一个朝代的艺术家是 A.颜真卿吴道子 B.贾思勰祖冲之 C.孙思邈柳公权 D.王羲之顾恺之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时人的言谈中,常见对生与死的追问与慨叹。有的名士喜听挽歌,有的名士在庭前植柏树。他们喜欢吟诵的古人诗句通常是“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林无静树,川无停流”等。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