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 /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 编号:22358195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同步练(含答案)

日期:2025-02-22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排除,材料,字母,可知,希腊,正确
预览图 0
参考答案 1.D [根据材料“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地势崎岖、土地贫瘠”“城邦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城邦秩序的维护逐渐依赖于粮食进口”及所学知识可知,地中海沿岸多为岛屿,地形多山脉,平原少,不适宜农耕,这使得古希腊人通过从事商业活动和对外殖民的方式发展海外贸易,从而解决人地矛盾和生存问题,D项正确;古希腊地区依然存在农耕文明的发展情况,A项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自然地理条件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无法得出“人口总数趋于稳定”的结论,排除B项;自然地理环境是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成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决定因素,排除C项。] 2.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尼罗河南部撒哈拉大沙漠的阻隔,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地势相对平坦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张,A项正确。古埃及并未对地中海东岸的资源有特定的需求,排除B项;与西亚大国争霸是自然环境影响的产物,并不是其对外扩张的原因,排除C项;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不相上下,其在文化上并无特殊的吸引力,排除D项。] 3.C [根据材料“建立在希腊城邦的政治模式之上”“保持了强大的希腊特征”可知,希腊殖民促进了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传播,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展,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交流互鉴”,排除A项;“民主政治的初衷”与材料没有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子邦具有一定自治权”,排除D项。] 4.B [据材料可知,大流士一世通过军队的改革,控制各军区,削弱了行省长官的权力,强化了专制统治,B项正确;完善行省制度的目的也是加强专制统治,排除A项;材料强调加强君主权力,排除C项;材料中举措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打击地方势力”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 5.C [据材料可知,被征服者纳贡缴纳的是实物,而非官方发行的货币,这说明当时战争频繁,政局动荡,影响货币流通,故选C项;材料说的是纳贡而非残酷掠夺,排除A项;缴纳实物,而非货币,说明商品经济不发达,排除B项;统治者腐朽追求物质享受与“粮食、牲畜和各种土特产”无关,排除D项。] 6.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的国教是基督教,并且在地方推行行省制,积极发展海外贸易,B项正确;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及亚述帝国并未确立基督教为国教,排除A、C、D项。故选B项。] 7.C [根据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远征路线以及帝国范围(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亚历山大远征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故选C项。] 8.A [据材料可知,罗马行省制下,除了重大事宜由总督负责以外,其他事宜则由地方选出的官员负责,这说明罗马的行省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从而有利于稳固罗马帝国统治,A项正确;“这些举措”的根本目的是稳固统治,而不是推动地方自治,排除B项;“直接导致”说法错误,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保证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9.A [根据材料可知,腓尼基字母在东方演化出了阿拉马字母,后面不断进行演化,西传演化出的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而腓尼基字母是演化过程的最初源头,说明字母文字的主要源头是腓尼基字母,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商业,和腓尼基字母无关,排除B项;字母文字与象形文字性质不同,排除C项;“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夸大事实,排除D项。] 10.D [古罗马《自然史》记载的赛里斯人即中国人,森林里所产的羊毛和树叶上的白色绒毛即养蚕缫丝,罗马的贵妇人、穿上透明的衣衫等反映出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社会的欢迎,这佐证了两大文明的交流往来。故选D项。] 11.D [赫梯王国借节日庆典把原本腹地外围区、附属国以及封侯国的节日和神灵也“请到”都城举办,呈现出“四方来贺”的繁荣景象,这有利于营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