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下1古 诗 三 首 课前预习 一、读课文 读读这三首古诗,看看古代儿童的生活有什么趣味,感受他们的天真快乐。 二、学知识 用“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四时田园杂兴(xīng xìng) (2)童孙未解供(gòng gōng)耕织 (3)彩丝穿取当(dàng dāng)银钲 三、记常识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作者是 代诗人_____。 2《稚子弄冰》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_____"。 3《村晚》是_____代诗人_____创作的一首_____言绝句。 课后巩固 一、夯实基础 1 看拼音,写汉字。 (1)zhòu( )出 yún( )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稚子金盆脱 xiǎo( )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2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童孙未解供耕织( ) A.供奉 B.从事 C. 供给 (2)也傍桑阴学种瓜( ) A. 靠近 B.依靠 C. 傍晚 (3)草满池塘水满陂( ) A. 池塘 B.池岸 C. 山坡 (4)短笛无腔信口吹( ) A.口 腔 B.口 形 C.曲 调 3 阅读课文,完成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_____,_____"体现了农村男耕女织的忙碌生活;“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热 爱劳动的情景,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2)《稚子弄冰》中,“_____"等动词,让我们感受到了儿童的天真淘气。 (3)看到上边这幅画,我想到了雷震《村晚》中的诗句“_____,_____” 二、提升能力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1 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两句诗,想象画面,体会童真童趣。 (1)品析字词,感受情感:孩子们还不会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从“未解”“学”等 字词中,我能感受到孩子们的_____,以及诗人对儿童的_____之情。 (2)孩子们是怎样种瓜的呢 发挥想象,运用恰当的神态、动作描写把句子补充完整。 几个孩子蹲在桑树下,_____ 然后,他们抚摸着瓜秧的小叶子,说:“小瓜秧啊,快快长大吧!” 2读“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_____ _____ 3《村晚》前两句“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中两个“满”字写出了_____ 的景象;写远山落日,用“衔”和“浸”展现出落日挂在山头、_____的情景。 _____、碧水、_____等景物,色彩绚丽,表达了作者_____。 4 根据三首古诗,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展现了夏日农忙时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感慨, 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 (2)《稚子弄冰》 一诗描写了冬日里,孩子不怕寒冷取冰、敲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 赞美。( ) (3)《村晚》一诗中“横牛背”和“信口吹”生动地展现出牧童的天真可爱、悠闲自在。( )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二 、1(1) xìng (2)gòng (3)dàng 三 、1 宋 范成大 2 宋 杨万里 中兴四大诗人 3 宋 雷 震 七 课后巩固 一 、1 ( 1 ) 昼 耘 ( 2 ) 晓 2(1)B(2)A(3)B(4)C 3(1)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 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2)脱 穿 敲 (3)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二 、1(1)天真可爱 喜 爱 (2)示例:用锄头奋力 挖坑。他们累得小脸通红,不停地擦汗。坑挖好 了,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瓜秧放进坑里,填好土。 2 寒冬的早晨,幼小的孩子早早起床了,他直奔院子 里的铜盆,轻轻地把铜盆中的冰块倒出来,用彩线 穿起来当银钲敲。 3 草 多 水多 青山倒映水中 青草 远山 落日 对山村美景的喜爱之情 4(1)× (2) √ (3) √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