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 编号:22396591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5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02-22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共和,时期,中国,南京,问题,临时政府
预览图 12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课件网) 广场 中轴 共和 有两大基本特征: 1、政府机构和最高首脑由选举产生 2、民众参与国家事务 --摘自金观涛《观念史研究》 就现代民主政治而言,共和是在自由、平等、民主和法治等现代政治理念基础上的共和,在法治国家就表现为宪政,所以也称之为“宪政共和”。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1928.12-1949.4 时空坐标 南京 临时政府 1912.1-4月 北洋政府 1912-1928.6 南京国民政府 1911 10.10 武昌 起义 1911 12 南北 议和 1927-1937 国共十年对峙: 革命根据地 1931-1945 抗日战争:抗日根据地 1946-1949 解放战争: 解放区 中华人民 共和国 缔造共和 破坏共和 特色共和 1927-1948 探索共和 目 录 ·CONTENTS· 壹 贰 叁 走向共和(1912—1949) 探索共和(1921—1949) 特色共和(1949—今)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01 走向共和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912-1949 壹 问题1: 阅读教材第一目,梳理民国不同时期为实现民主共和做出了哪些尝试?结果如何? 问题2: 如何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制度建设? 问题3: 北洋政府时期实行政党政治为什么不能成功? 问题4: 国民党政权为什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 任务一:民国时期的政治为什么无法实现共和? 问题1: 阅读教材第一目,梳理民国不同时期为实现民主共和采取了哪些举措?结果如何? 时期 尝试 结果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权力; 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得以确立和发展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各党派开始尝试政党政治; 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 就任正是大总统后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复辟帝制 政党政治遭到失败; 军阀混战割据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通过《训政纲领》; 召开“国民大会”; 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 一党专政 难逃崩溃 缔造共和 破坏共和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1912.3)· 缔造共和 中华民国五色旗 1912年2月12日,溥仪颁布退位诏书 问题2: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为例,认识南京临时政府的制度建设。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摘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这种尝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世纪金榜》P18“史料探究”) 内容:明确主权在民和自由民平等的原则; 确立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原则; 实行责任内阁制等。 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 问题2:以《临时约法》的颁布为例,认识南京临时政府的制度建设。 材料二: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 (1)进步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推动中国民主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