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1812序曲 第一交响曲 聆听《1812序曲》《第一交响序曲》,感受管弦乐丰富的音色层次与戏剧性张力,能辨识两首序曲中节奏型态、力度对比等音乐要素。 通过打击乐器或身体律动,表现《1812序曲》中“炮火”“钟声”等音响效果,体验音乐中的冲突与胜利场景。 结合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设计音乐与多媒体结合的创意展演方案,深化对音乐叙事功能的理解。 分析《第一交响序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如旋律调式、节奏特点),感悟中国交响乐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 创意实践 文化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课堂导入 如果这些文物会‘说话’,它们会讲述怎样的故事? 作曲家又如何用交响乐为它们‘配音’? 1812序曲 第一交响曲 请听演奏,初步了解序曲。 作品介绍 本作品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为纪念1812年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最终赢得胜利而创作的一首管弦乐作品,表现了俄国人民奋起反抗保家卫国的雄伟气魄。 作者介绍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其创作涉及广泛的音乐体裁和形式。代表作品有《天鹅湖》《第一钢琴协奏曲》《第六(悲怆)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作为19世纪俄罗斯浪漫乐派巅峰代表,他打破了西方对古典音乐的话语垄断,其作品被学界视为“俄罗斯民族精神的音乐化呈现”。剑桥大学授予其名誉博士学位,莫斯科音乐学院以其名字命名,三大芭蕾舞剧至今仍是全球剧院上演率最高的经典剧目。他的创作深刻影响了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等后辈作曲家,并成为电影、戏剧等跨媒介艺术的重要灵感来源(如迪士尼《幻想曲》对《胡桃夹子》的视觉重构。 我们接下来继续欣赏柴可夫斯基的《1818序曲》。 大家知道什么是序曲吗? 技术突破:贝多芬将序曲提升至交响乐高度,赋予其哲学深度。 文化符号: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中的《马赛曲》与俄罗斯民歌对决,成为民族精神的音乐图腾。 是指歌剧、舞剧等开幕前演奏的短曲,亦称“开场音乐”,由管弦乐队演奏,其使命在于综合地叙述全剧发展的重要关键场面,奏出剧中代表主角的旋律,它仿佛是剧情的缩影。 序曲不仅是音乐戏剧的“开场白”,更成为交响诗的前身 (如李斯特《塔索》由序曲发展而来)。其发展史反映了音乐从服务戏剧到独立表达的演变,例如: 序曲 序曲 历史时期 作曲家 音乐特点 代表作品 古典主义时期 沃尔夫冈 阿玛多伊斯 莫扎特 旋律明快活泼,节奏轻盈,常以音乐主题暗示剧情的喜剧性或情感基调。 《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古典主义时期 路德维希 凡 贝多芬 音乐风格庄严宏大,主题充满力量与戏剧性,擅长通过音乐表达英雄主义、斗争精神或深刻情感。 《费德里奥》序曲 浪漫主义时期 费利克斯 门德尔松 结构自由灵活,注重情感渲染与诗意幻想,旋律优美且富有画面感,常融入文学或自然意象。 《仲夏夜之梦》序曲 浪漫主义时期 彼得 伊里奇 柴可夫斯基 音乐气势磅礴,戏剧性强烈,擅长通过宏大的管弦乐编制和复杂的和声表现情感冲突或历史叙事,常结合特定场景或事件。 《1812 序曲》 再听序曲,思考问题: 1.通过聆听乐曲,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2.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 3.旋律有什么特点? 本首作品采用了大型管弦乐队和合唱团的演奏方式,将战争的激烈和紧张感完美地展现出来。 整首乐曲中,鼓点声音如同战鼓擂响,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乐曲中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曲调,有的部分凄美悠扬,有的部分激昂豪迈。 整个乐曲的结构严谨,每个部分之间相互衔接紧密,音乐的发展逻辑清晰。 1812序曲 再听序曲,思考问题: 4.序曲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5.由几部分组成? 《1812序曲》采用奏鸣曲式 (Sonata Form)为基础框架,同时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