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地方课程 / 人文与社会 / 黑教版 / 六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精神传承 / 2.大庆精神 / 编号:22683338

黑教版《人文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大庆精神》教学设计+课件

日期:2025-04-26 科目:小学校本课程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大庆,精神,油田,学生,荒原,理解
预览图 0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庆精神》教学设计 课题 《大庆精神》教学设计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地方 年级 六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大庆油田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成就;理解“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的内涵及核心价值。2.通过图片观察、故事分析、小组讨论,感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3.激发学生对家乡黑龙江的自豪感,传承大庆精神的时代价值。 重点 大庆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及具体体现。 难点 结合“铁人精神”理解大庆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激趣:展示大庆油田今昔对比图(荒原→现代城市、采油机与工厂并立)。提问:“这些图片给你的突出印象是什么?你从中看到了什么?”引导:从环境变化、工业发展、人民生活等角度思考。播放大庆油田开发初期的历史短片(如工人搭建帐篷、人拉肩扛设备),强化视觉冲击。 通过视觉冲击引发学生对大庆油田历史的好奇心。对比图帮助学生直观感知“从荒原到工业城市”的巨变 讲授新课 (一)对比油田今昔展示松辽平原(东北平原)地图,标注大庆位置,引导学生观察地形特点(平坦、湖泊多)观看早期荒原景象。出示时间轴,标注关键节点(1959年发现油田→1960年会战→1976年产量突破5000万吨→现代大庆市)。每组填写3个“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如“过去:荒原连片;现在:高楼林立”“过去:人力搬运;现在:机械化采油”)。教师总结:强调油田开发对国家的战略意义(打破外国封锁,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二)认识“铁人”王进喜分享关键事件:王进喜在北京看到“煤气包”的故事。提问:“如果你是王进喜,当时会有什么感受?”播放动画片段(工人跳入泥浆池搅拌),提问:“这种行为需要怎样的勇气?如果是你,会怎么做?”经典语录:“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角色体验:请学生模仿“端水打井”动作,感受工人艰辛。(三)新时期铁人传承展示火山岩找油的图片,用比喻解释技术难度(如“在石头里找油,像大海捞针”)。用柱状图展示大庆石油产量(1963年500万吨→1976年5000万吨→持续稳产),提问:“5000万吨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多少辆汽车的用油量?”(简单计算:1辆汽车年耗油1吨,可供5000万辆汽车使用)。讨论:“王启民被称为‘新铁人’,他的‘新’体现在哪里?”(如科技手段、创新思维)每组派代表分享,教师补充总结(科技传承大庆精神)。归纳精神内涵:大庆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铁人精神:爱国、拼搏、奋斗、科学、奉献。 通过对比卡任务,引导学生从具体现象中提炼大庆发展的核心成就。强调油田对打破外国封锁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具体故事和语录,将“铁人精神”转化为学生可感知的言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感受劳动艰辛,深化对“艰苦奋斗”的理解。用数据与科技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求实创新”的重要性。讨论“新铁人”的“新”,鼓励学生思考如何用现代方式践行传统精神 课堂小结 大庆精神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黑龙江人的精神财富。 课后作业 基础作业:结合“铁人精神”谈谈对大庆精神的理解。 提高作业:采访家中长辈,了解大庆油田的故事。拓展作业:以“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大庆精神”为主题,撰写一篇500字小论文 板书 大庆精神爱国:争光争气 创业:荒原起家 求实:科技破岩 奉献:以身许国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件网) 大 精 庆 神 石 油 精 神、铁 人 精 神 黑教版《人文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大庆油田开发初期 20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