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0课 相互了解 相互尊重 (人民版)小学 《中华民族大家庭》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树立青少年在与各民族交往中应有的认识和态度———各民族虽然风俗习惯有差异,但相处时要相互尊重、真诚沟通、增进理解,养成平等、尊重地对待其他民族与文化的态度。 01 02 通过故事、事例等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培养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03 知道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相互了解是和睦相处和增进友谊的前提、相互尊重是文明交往的基本原则,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和友情的基础与条件。 新知导入 观看视频: 地铁上农民工因穿着问题遭邻座男子辱骂,女乘客挺身而出 说说你观看视频后有什么感受以及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探究新知 讲文明、有礼貌,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原则。 探究新知 情景模拟 在夏令营活动中,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间应该如何友好相处 ”同学们纷纷讨论起来 …… 探究新知 讨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间应该如何友好相处? 我们应该相互了解。 遇到困难应该相互帮助。 各族同胞之间应该团结友爱。 我们应该相互尊重。 探究新知 各族同胞虽然风俗习惯可能有差异,但相处时要相互尊重、真诚沟通、增进理解。 探究新知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没有能逾越法律的特殊公民,也没有能逾越法律的特殊民族。 一、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书影 探究新知 观看视频《民族政策之民族篇》,了解民族平等的含义。 【民族平等】 民族平等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探究新知 1、反对任何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2、既反对大民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3、国家尊重少数的风俗习惯。 4、少数民族有使用本民族文字、语言的权利和自由。 5、对于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实行民族自治政策。 6、民族自治的行政单位有,民族自治乡、自治县(旗)、自治州(盟)、自治区。 7、各民族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8、国家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 9、要求各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建立社会主义的民族大家庭。 “一律平等”的含义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相互了解是和睦相处、增进友谊的前提。 没有相互了解,人与人之间便无法深入交流,甚至产生误会、伤害感情。 二、相互了解 探究新知 处处都漂亮 一位外国朋友不知道中国人的”哪里!哪里!"是自谦词。一次,他参加一对年轻华侨的婚礼时,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非常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说了声:“哪里!哪里!这位朋友却吓了一大跳!想不到笼统地赞美,中国人不过瘾,还需举例说明,于是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漂亮!"结果引起全场哄堂大笑。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无论我们来自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性格和生活方式,都应平等相待、敞开心扉、积极交流、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探究新知 各族同胞跳起“团圆舞” 探究新知 相互尊重是文明交往的基本原则,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和友情的基础与条件。 三、相互尊重 探究新知 听故事: 一个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量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走了没几步,他猛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迅速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