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A。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片能直接印证我国是最早出现制 陶技术的国家,其他选项出土文物与制陶技术无关。 2.D。利簋铭文涉及武王征商,何尊铭文提到武王克商后“宅兹中 国”,大盂鼎铭文讲述文王、武王事迹及殷朝灭亡,这些都与商周王 朝更替相关,D正确;材料未体现最早文字,A错误;分封制度在材 料中未突出,B错误:夏商政治制度也未在材料中明显体现,C错误。 3.B。陈胜、吴广起义及各阶层反秦,最终推翻秦朝,说明人民群众 推动了历史发展,B正确;人民群众影响政治变革,但不能决定,A 错误:材料未体现思想解放,C错误;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不是 阻碍,D错误。 4.C。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管理, 增强了新疆地区对国家的认同,C正确;这一举措有利于西汉巩固统 治,并非加速衰败,A错误;材料未提及赋税收入,B错误:西域不 属于海外,与海外贸易无关,D错误。 5.B。北魏、北周、北齐选官制度的发展为隋代科举制奠定基础,反 映出选官制度的继承性,B正确;材料未提及东晋选官,A错误:材 料体现的是制度传承,不是南北朝隔阂,C错误;科举制始于隋朝, D错误。 6.C。唐朝政府采取措施保障对外商贸活动,说明当时中外贸易繁盛, C正确:材料涉及对外商贸,不是民族政策,A错误:未体现边疆关 系紧张,B错误;材料未提及科技,D错误。 7.A。宋朝铜钱在多个地区作为通货流通,说明宋朝货币流通高度发 达,A正确;材料未体现重文轻武政策,B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与货币流通范围无关,C错误:材料未涉及军事实力,D错误。 8.C。《授时历》精度与公历相近且早三百余年,体现元朝历法领先 于世界,C正确;材料说的是历法,不是手工业技术,A错误:材料 未涉及文学,B错误:未提及政府推动,D错误。 9.D。隆庆和议后明朝与蒙古封王、通贡、互市,促进了民族交流, D正确:和议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A错误:材料未体现南北沟通,B 错误:和议并非屈辱性质,C错误。 10.C。林则徐反对义律擅自审判,主张外国人在中国犯法应由中国 政府审办,维护了国家主权,C正确:材料未提及打击英国烟商和维 护关税自主,A、B错误:林则徐是维护主权,不是学习外国法律,D 错误。 11.C。洋务运动制造的新式装备助力军事胜利,说明洋务运动提升 了军事力量,C正确;洋务运动未实现国家富强,A错误:材料未体 现顺应世界潮流,B错误:材料强调军事,不是思想解放,D错误。 12.B。清政府在台湾开展建设并设行省,反映出重视台湾战略地位, B正确:仅台湾建设不能说明实现军事近代化转型,A错误:台湾属 于东南边疆,不是西南,C错误;D选项说法过于片面,排除。 13.A。康有为批判封建官制、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和“开民智”,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A正确:戊戌变法未获得群众广泛支持,B错 误: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不是革命,C错误;戊戊变法是维 护清王朝统治,D错误。 14.D。五邑华侨为辛亥革命筹集资金、参与起义,反映出海外华侨 支持革命,D正确;材料体现华侨支持革命,不是革命促进思想解放, A错误;三民主义未完全实现,B错误;材料与抗日无关,C错误。 15.B。陈独秀起草的宣言体现出五四运动唤起民众爱国精神,B正 确;1919年国民政府未成立,A错误;材料未明确反帝反封建目标, C错误;材料未体现民主与科学精神,D错误。 16.D。中共在广东开展多项活动,说明广东在中共早期发展中地位 重要,D正确;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是上海,A错误;材料未提及建立 军队,B错误;辛亥革命运动中心是武汉,C错误。 17.A。红军对“六项注意”的调整关怀群众利益,有利于巩固农村 革命根据地,A正确;减租减息政策是抗战时期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