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 浙教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4章 我们生活的大地 / 第2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 编号:22792095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第1课时(课件 26张PPT+练习+解析)

日期:2025-04-20 科目:初中科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土壤,有机物,成分,岩石,实验,风化
预览图 0
(课件网) 第二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第一课时 回顾 回忆一下上节课学的内容: 等高线地形图中都有哪些地形? 山顶 鞍部 陡崖(峭壁) 山脊 内力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 山谷 土壤 上节课我们知道土壤是地球表面四大圈层的共有部分 那么又有新的问题诞生了: 1.土壤是从何而来的? 2.土壤的成分和结构又是什么样的?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土壤 起初,地球外层的地壳是由岩石组成 没有土壤 随后在长期自然因素的作用下 岩石被风化和侵蚀为小石块、砂粒等碎屑 有机物在碎屑中逐渐积累,形成营养物质 最终变成了现在的土壤 土壤 什么是侵蚀? 风、水、冰或重力等作用破坏岩石、搬运岩石碎屑物的过程我们称为侵蚀。 什么是风化? 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变化的现象。 风化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土壤 物理风化: 岩石破裂成越来越小的碎屑。 破裂成更小的碎屑后,表面积增大,更容易遭受化学风化。 化学风化: 岩石在水、氧气、二氧化碳和酸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使岩石的成分发生改变的过程。 土壤 土壤在形成的过程中,可粗略的分为三层: 淀积层 母质层 基岩 表层: 该层积累了更多来自地表植被的有机物,岩石碎屑被进一步分解为黏土和无机物。 靠近地表 表层 土壤 土壤在形成的过程中,可粗略的分为三层: 淀积层 母质层 基岩 表层 母质层 : 该层仅包含部分风化的岩石碎屑,这些碎屑是土壤的物质基础。 靠近基岩 土壤 土壤在形成的过程中,可粗略的分为三层: 淀积层 母质层 基岩 表层 淀积层 : 该层由上方土壤中的可溶性矿物质、细小颗粒在降水作用下被溶解、冲刷下来积累形成。 位于表层和母质层之间 土壤 土壤的形成过程十分缓慢,直到今天,这个过程仍在不断继续 形成1cm厚的表土,一般情况下需要100~400年 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大约需要1000年 那么土壤中都有哪些成分呢? 土壤 土壤的成分: 矿物质颗粒 (主要组成成分,约占土壤的40%) 矿物质含有磷、钾、镁、钙、铁等元素 突击检查一下,这些元素的符号是什么? P、K、Mg、Ca、Fe 这些元素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主要养分,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 土壤 土壤的成分: 空气 土壤中的气体基本都来自于大气,但是和大气的成分占比不完全相同 因为土壤中的空气一部分气体由土壤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是微生物进行生化反应的结果 如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但是土壤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有10%~12% 土壤 土壤的成分: 水分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由地表渗入(如降雨、降雪、灌溉),其中含有许多溶解的矿物质 水分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需要适量 水分过少导致植物缺水,过多会挤占本该属于空气的空间,导致土壤内空气含量骤减,使植物窒息 所以下雨天蚯蚓会出土呼吸 土壤 土壤的成分: 有机物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以及人工施用的有机肥 有机物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形成腐殖质,腐殖质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为植物提供养分,使土壤更为肥沃 腐殖质是有机物的一部分,是相对稳定的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分解度 土壤 测定土壤有机物含量的实验: 实验步骤: 1.取充分干燥的土壤50g 2.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3.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束后,待土壤冷却后,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mg 土壤 测定土壤有机物含量的实验: 实验现象: 1.土壤在加热过程中颜色有明显的变化 2.冷却后,质量明显减少 土壤 测定土壤有机物含量的实验: 实验原理: 1.土壤质量减少是因为土壤中含有有机物 2.有机物在加热的过程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 土壤 测定土壤有机物含量的实验: 实验注意事项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