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 / 北师大版(2021) / 五年级下册 / 第一单元 兴趣作动力 / 第一课 兴趣是动力之源 / 编号:22842101

第1课《兴趣是动力之源》 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30 科目:小学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兴趣,学习,裘苑,设计,直接,创造
预览图 5
小学 小学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兴趣是动力之源》教学设计 课题 兴趣是动力之源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五年级 学习目标 1.理解学习兴趣的概念,知晓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兴趣在学习和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 2.通过分析裘苑的案例,掌握兴趣驱动创造发明的思维方式,能够举例说明兴趣如何激发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反思和表达自身感受的能力。3.在分析学习兴趣类型和寻找改善学习兴趣方法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兴趣,认识到兴趣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重点 1.深入理解学习兴趣的概念,包括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明确二者的特点与相互转化关系,识别自己的学习兴趣类型。2.借助裘苑的案例,理解兴趣如何激发创造力和主动性,体会兴趣对学习和实现目标的强大推动作用。3.通过填写表格,准确评估自己各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分析缺乏兴趣的原因,并掌握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难点 1.理解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相互转化的原理,并能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敏锐察觉这种转化。2.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如树立信心、主动学习、自我鼓励等,应用到学习实践中,克服在发展兴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匠。有一次,鲁班上山砍树,不小心被一种野草划破了手。他仔细观察这种野草,发现叶子边缘有许多锋利的小齿。他就想,要是能制造出一种带有小齿的工具,是不是就能更轻松地砍树了呢?于是,经过反复试验,鲁班发明了锯子。正是对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让鲁班有了这一伟大的发明。这节课,我们将围绕兴趣展开,一起探寻它蕴含的强大力量。出示课题。 了解故事、思考 。 通过欣赏故事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心情话吧1.阅读93-94的故事。2.心灵悄悄话:(1)裘苑为什么会想到设计组合式裙服?(2)裘苑设计组合式裙服的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帮助?(3)从裘苑设计组合式裙服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她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小结:(1)裘苑看到夏天女同学上体育课前,因学校规定不能穿裙子,需要在卫生间拥挤着换衣服,过程十分麻烦。同时,她在青少年创造发明学校学习时,对 “多功能”“多组合” 知识很感兴趣,便联想到能否设计出兼具裙子和裤子功能的服装,来解决女同学的困扰。(2)一方面,裘苑参加市青少年创造发明学校的学习,老师讲授的创造发明知识和方法,为她提供了理论支持,尤其是 “多功能”“多组合” 的知识,启发了她的设计思路。另一方面,妈妈为她扯来几尺布,为制作裙服提供了物质材料。(3)裘苑具有善于观察的品质,能留意到女同学在体育课前换衣服的不便;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新事物充满兴趣,这驱使她对老师讲的 “多功能”“多组合” 知识格外关注;还具备勇于实践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画画、思考、裁剪等一系列实际行动,克服困难,成功设计出组合式裙服。二、心灵港湾1.兴趣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一个人对所做之事充满兴趣时,会全身心投入,克服事情本身的单调枯燥,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实现自身目标。在学习方面,兴趣可以让学习更主动、更持久,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2.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有何区别与联系?区别:直接学习兴趣由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引起,如因喜欢唱歌跳舞而喜欢音乐课;间接学习兴趣则由学习活动的结果引起,如为获得赞赏、好分数等而对学习产生兴趣。联系:二者常常融合在一起,间接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逐渐转化为直接学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