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知识点梳理 第4章 我们生活的大地 知识点梳理 第1节 探索地球表面 1. 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层次,由里到外为 、 、 三层。 (1) 和 的顶部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2)土壤是岩石圈、 、 、生物圈四个圈层的共有部分。 地核 地幔 地壳 地幔 地壳 水圈 大气圈 2. 陆地地形主要有 、 、山地、盆地和高原五种类型。 (1)地势包括坡度的陡缓程度和 的相对高度。海拔是指某点相对于 的高度。 (2)平原:海拔一般在 m以下,地势平坦或起伏较小的一片广阔域。 (3)丘陵:海拔较低,坡度较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 m。 平原 丘陵 地表 200 200 知识点梳理 (4) :海拔一般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超过200m。 (5)盆地:四周 ,中间低平的区域。 (6) :海拔一般在500m以上,地势平坦宽广。 3.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数值表示 。等高 线密集,坡度较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 。 (1)山顶:等高线呈 状态,等高线由外向内海拔 。 (2) :位于两个山顶之间马鞍形的部位。 (3) :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之处。 山地 高 高原 海拔 陡 缓 封闭 增高 鞍部 峭壁 知识点梳理 (4)山脊:等高线向海拔 处凸出的地方。 (5)山谷:等高线向海拔 处凸出的地方。水向中 部集中,可以发育成河流。 高 低 4. 岩石的变形、海陆的 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 ,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5. 外力作用:主要指 、 、冰川、波浪、生 物等。它对地形的影响通常 而持久,外力作用 使地表趋于 。 变迁 形态 风力 流水 缓慢 平坦 练一练 1.1864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 A.地核—地———地壳 B.地———地核—地壳 C.地壳—地———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C 2.某地形海拔一般在200~500m,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m,则该地形是(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 C 练一练 3.温州东部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形成了江南水乡特有的地 形。影响这种地形形成的作用因素主要是( ) A.冰川 B.流水 C.风力 D.海浪 B 4.下列各图所示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D 知识点梳理 第2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1. 土壤是岩石经过长期的 和 的共同作用,以及 有机物逐渐积累而成。 (1)物理风化和 是岩石风化的两种基本类型。 (2)土壤可被粗略地分为三层: 、 和 。 风化 侵蚀 化学风化 母质层 淀积层 表层 2. 土壤由 、 、微生物、水和空气等组成。 (1)土壤中的 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 (2)土壤中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固体约占土壤体积的 ,其中 约占土壤固体部分质量的95%。 矿物质颗粒 腐殖质 腐殖质 50% 矿物质颗粒 知识点梳理 3. 土壤的结构可分为块状、 、片状、 等各种 结构。 (1) 结构是各种土壤中较为理想的结构。 (2)土壤结构由矿物质颗粒的大小所决定。矿物质颗粒根据大 小可分为 、 和 。 (3)大小不同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 方式是影响土壤结 构最重要的因素。根据它们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可将土壤分 为砂土类土壤、 土壤和 土壤三类。 柱状 团粒状 团粒 沙粒 粉沙粒 黏粒 排列 壤土类 黏土类 知识点梳理 (4)土壤 的含量与 组成是影响土壤颜色 的主要因素。 4. 类土壤适于大部分植物生长。这种土壤中固 体部分约占总体积的 ,其中有机质固体部分约 占1%~5%;水和空气各占约 。这样的土壤既 、透水,又保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