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一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芳试卷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战内作告,超出答题区域 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下册第一至第四单元。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经典传承对于维系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传承历史上形成的经典依然是建设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论城中的必有之义。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实现的,前 人经验构成了后续文明进步的前提。经典记录了先民对人类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成为承载前人经验的主要载体, 为人们品鉴历史、思考现实、筹划未来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华文明发展的悠久历程上,历代人为了保存经典做 出了不懈务力,既有类似铸造鼎铭、镌刻石经以及雕版与活字印刷等典籍传承形态上的沿革,更有孔子整理“六 经”、汉代立五经博士、唐代定五经正义、明代修《永乐大典等典籍整理与阐释活动的迭进。可以说,中华文明之所 以能够绵延不息,与历代的经典保护和传承工作密不可分。 现代技术条件下,电子数据的储存方式、检索路径、阅读方式为传世经典的保护和传播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不 需要再为传世经典的储存及传播产生忧虑,但储存及传播方式的变革对于传承经典来说远远不够。经典的传承并 不仅仅是记录和传诵,就像窗家的子孙,不致力守护和享用家中的产业库藏中的实际财富,一天天遗忘散失,而终 于变成穷人乞丐,却还要做慢地指着账本,说道:“这便是我家产业库藏的财富!”在“财富”传承中,只知道保护“账 本”本身的作用,这显然是荒唐的。就此而言,传承经典是要利用蕴含在经典中的历史经验、善遍智慧,为时代性关 怀的解决提供思想资源。 传世经典之所以能够发挥中华文明载体的作用,不仅在于其具有记述性,更在于其中所体现的智慧具有现实 的可转用性,即人们可以利用经典作为思想资源解释和应对时代问题。王船山所说“六经责我开生面”,指的就是 在经典的创造性阐释中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和文明演进。自先秦时期开始,中国历代的哲学家、思想家结合各自的 时代关怀对经典展开的创造性阐释活动从未停止,于今为盛。 【高一期中联考试卷·语文第1页(共8页)】 B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