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南明区永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人们常说,阅读能滋养精神世界,涵养品格气质,让人挣脱欲望jī bàn① ,摆脱思想束缚,使人生变得轻盈。阅读,不是为了应付人情世故等外界需求,而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目空一切的人,使生活多点乐趣不再枯zào② 乏味。不论是感受地域文化理解民俗价值,还是倾听大自然的语言培养科学精神,或是在古圣先贤的文字里畅游体会情思,都能ménɡ③ 发一股书卷气,在冗杂的俗世纷扰中自成一方天地,在浸润着书香的精神世界里怡然自乐。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束缚 B.人情世故 C.目空一切 D.怡然自乐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微君之躬, (《式微》) ② ,悠悠我思。(《子衿》) ③蒹葭采采, 。(《蒹葭》) ④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 里转。(贺敬之《回延安》) ⑤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写游鱼忽然间游来游去,轻快迅疾的句子是“ , ———。 ⑧《桃花源记》中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我们还学过他的诗歌《饮酒》(其五)。 C.《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阿西莫夫,法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面文字中,《史记》《汉书》《后汉书》的作者分别是谁 (3分)( ) 《汉书》确比《史记》繁些。《史记》是通史,虽然意在尊汉,不妨详近略远,但叙汉事到底不能太详;作者是知道“折中”的。《汉书》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载事既多,文字自然繁了,这是一。《汉书》载别人文字也比《史记》多,这是二。《汉书》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这是三。这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不足为《汉书》病。《后汉书》作者说《汉书》叙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这是不错的。 A.司马迁 范晔 班固 B.司马迁 班固 范晔 C.司马迁 班超 刘向 D.司马迁 刘向 班超 7.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这本书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 请结合教材中《经典常谈》名著导读中的阅读方法,说说你的看法。(2分) (二)现代文阅读 记一辆纺车 吴伯箫 ①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我常常想起那辆纺车。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和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 ②那是一辆普通的纺车。说它普通,一来是它的车架、轮子、锭子跟一般农村用的手摇纺车没有什么两样;二来是它是延安上千上万辆纺车中的一辆。 ③在延安,边区军民热烈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吃得饱,穿得暖。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④大家用纺的毛线织毛衣,织呢子,同志们穿的衣服鞋袜,有的就是用自己纺的线织的布或者跟同志换工劳动做成的。那个时候,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