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少年的心灵是敏感的,准备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青少年的心灵世界十分单纯,具有天然美好的趋向,是接纳真善美种子的肥沃土壤。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①只注重塑造身体、仪表等外在美 ②更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 ③能够积极面对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 ④要在探索和实践中创造更加多姿多彩的人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从情绪的角度理解这话,正确的是 A.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B.不同的情绪对人的影响相同 C.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D.情绪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3.小薇最近情绪有些低落,她在妈妈的陪同下观看了电影《哪吒2》。伴随着剧情的推进,她时而凝神思考,时而捧腹大笑,郁闷的情绪很快被治愈。小薇调节情绪的方法属于 A.自我激励 B.放松训练 C.转移注意 D.改变认知评价 4.“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就会过早地凋谢。我们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这启示我们面对青春期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应 A.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B.把握时机大方交往 C.顺其自然 率性而为 D.望而生畏 敬而远之 5. “行己有耻”是指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下列同学做到“行己有耻”的有 ①小明上学迟到为了不影响班级荣誉而故意错报自己的班级 ②小刚在操场上捡到一个篮球,看到四下无人就悄悄据为己有 ③小静过马路时很守规矩,从不会因为多数人闯红灯而随大流 ④为了不打扰其他乘客,小强在地铁上看视频时总是戴着耳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在校园诗词大会上,主持人慷慨激昂地吟诵了两句古诗 诗句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句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若请你对答与之情感一致的诗句,你会回答 A.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人的尊严无比珍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把自己的尊严当回事,时常在不自尊的言 行中将自己的尊严丢掉了,以下行为失去尊严的是 A.有钱能使鬼推磨 B.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C.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D.抗日战争时期,程砚秋拒绝为日本人唱戏 8.对下列微行为的微点评,你认为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9. 2025年春晚节目中,“我们”出现在全国观众的眼前: “外卖诗人”烟火里谋生,奔忙中寻梦,用诗句定格生活的酸甜苦辣,抒发对 生活的热爱。 “麦子阿姨”尽管已60多岁,毅然骑着三轮车南下寻梦,在忙碌生活中追求 自我。 “种花爷爷”一辈子与泥土和花草为伴,在不起眼的种花小事中倾尽心血,用 岁月书写对梦想的坚持。 从这些平凡、普通的“我们”身上,可以感受到 ①换位思考、宽容他人的容忍之量 ②诚信待人、遇事不避的责任担当 ③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④乐观向上、努力拼搏的生命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初中生小张发现一小偷在便利店行窃,他便假装拍照发消息,录下作案过程并记下嫌疑人特征,随后偷偷离开现场报警。警方根据线索抓获罪犯。小张的做法告诉我们 A.见义勇为是青少年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B.未成年人应不顾一切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C.要立足实际,机智灵活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D.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会严重危害自身安全 11.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这些经典语句的教 导,我们日用而不觉,是因为 A.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