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 浙教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4章 水与人类 / 第2节 生活中的水溶液 / 编号:23908058

生活中的水溶液(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9-21 科目:初中科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溶液,温度,硝酸钾,溶解度,食盐,质量
预览图 5
初中科学 初中科学
4.2生活中的水溶液(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均一稳定 B.②是溶剂 C.③可通过蒸发溶剂实现 D.④可通过增加溶质实现 2.在一定条件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限,下列措施能增强食盐溶解能力的是(  ) A.将食盐研磨成粉末 B.升高溶液温度 C.静置溶液 D.减少水的质量 3.小明在室温下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该实验探究的因素是(  ) A.溶剂的质量 B.溶剂的种类 C.溶剂的温度 D.溶质的种类 4.现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其中可行的是(  ) A.加入硝酸钾晶体 B.升高溶液的温度 C.加入少量的水 D.吸出一部分溶液 5.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则如图中表示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是(  ) A. B. C. D. 6.某同学冲泡了一杯加糖热饮。下列选项中不能加快蔗糖溶解的是( ) A.增加杯内气压 B.升高水的温度 C.将蔗糖碾碎 D.加速搅拌 7.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其溶液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在蒸发过程中,蔗糖溶液的模型变化正确的是(  ) A. B. C. D. 8.20℃时,将不同质量的食盐固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食盐质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其中所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选项 A B C D 加入食盐的质量/g 10 20 30 40 所得溶液的质量/g 110 120 130 136 A.A B.B C.C D.D 9.风暴瓶是一种天气预报工具(如图),内部装有蒸馏水、乙醇、硝酸钾、氯化铵和樟脑等化学物质。当外界温度改变时,樟脑在乙醇内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变化,瓶内会出现不同形态的樟脑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内的透明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 B.樟脑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较大 C.会析出晶体是因为溶液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析出晶体的溶液是该温度下樟脑的不饱和溶液 10.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克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20℃时将20克硝酸钾加入50克水中,能得到70克溶液 B.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60℃时将21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变为131.6克 D.20℃时将40克氯化钠加入100克水中,再升温至60℃可形成不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 11.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请回答到问题: (1)碘酒是医院里常用的消毒药品,碘酒中的溶剂是 。 (2)打开汽水的瓶盖后往往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喝了汽水会打嗝,这两个现象分别说明了气体溶解度与 和 有关。 12.在某下,某未饱和溶液蒸发掉15克水(部分)后,析出2克晶体(无结晶水);向原溶液投入5克该晶体后,溶液中还剩下1克未溶解,则此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为 克。 13.如图为家庭实验探究某温度下食盐的溶解性。 (1)图乙中溶液为 溶液(选填“不饱和”或“饱和”)。 (2)已知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明显。若让图丙中的食盐固体继续溶解,可以采用 。 14.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1)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 (2)20℃时,在装有5g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内溶液温度升至60℃(不考虑水分蒸发),则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15.某化学活动小组合作学氢氧化钙的相关知识。下表是氢氧化钙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