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 高考专区 / 模拟试题 / 编号:23915314

广西邕衡教育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高中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民间文学,文学,文本,区域,生活,民众
预览图 0
7 邕衡教育·名校联盟 广西2026届高三年级秋季学期9月份联合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 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 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民间文学是民众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和民众其他的生活手段、诉求融为一体,并非单纯的创作和审 美过程。民间文学是文学,但又确实溢出了文学。自古以来,民间文学是民众进行生产和娱乐的基本方式, 其表演往往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和民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和抗争,以及各种仪式活动紧密相伴,有充分 的现实基础和意义,可谓之“民间文学生活”。 民间文学又称“口头文学”。美国著名学者休斯顿·史密斯认为:“熟悉的话题可以通过新鲜的措辞而重 新赋予生气。节奏可以引进来,配合以抑扬、顿挫、重音,直到说话近乎吟诵,讲故事演变成了一种高深 的艺术。”在日常交流时,一句通常的话语一旦“近乎吟诵”,并产生了感染力,引起在场者的共鸣,其文 学性便油然而生。 鲁迅有一段话引迷极为广泛:“我们的祖先,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才渐渐练出复杂的 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 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杭育杭育派” 常作为文学起源于劳动的依据。鲁迅的文学立场显然是作家文学的,以为“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才是 文学。 鲁迅这类作家的文学观一直得到民间文学界的热烈响应,以为停留于口头上的“杭育杭育”不是文学, 更无以成“派”。于是,一提及民间文学,人们就会列举许多文本,诸如《白蛇传火鲁班的传说人狼外婆 的故事》等,并用书名号将文本的名称标识出来。在呈现样式上,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没有区别。而且, 一旦采风记录下来,这一文本便成为经典,被学者反复引用,那些口耳相传的处于生活形态的民间文学反 而陷入被遗弃的境地。 “杭育杭育”只是象声词,并无实际内容,但从“大家抬木头”的语境中爆发出来,便充满文学的情愫。 在生活世界里,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民众在从事民间文学活动时,并不把它当作艺术创作来对待,民间文 学创作常常是伴随着生产或其他活动一道进行的。 民间文学具有浓厚的生活属性,只有摆脱文本的束缚,才能进入民间文学的生活世界。文本植根于表 演语境,两者本为一体,失去表演语境,文本就可能难以被正确理解。表演者和观众共同完成文本的生产, 广西2026届高三年级秋季学期9月份联合调研测试(语文)第1页共8页■ 门邕衡教育·名校联盟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广西2026届高三年级秋季学期9月份联合调研测试 语文 8.(6分) 15.CA][B][C]CD] 答题卡 16.(6分) 姓名 准考证号 学校 C0][0]C01C0]C0][0]C01C0][01[0] c1C1c1C1C1C1C1c1[1c1 班级 [2][2][2][2 [27 [2][2][2 J3L3JL33 [4][4][4][4][4][4][4][4][4][4 [5][5][5][5][5][5][51[5][5][5] 贴条形码区 [6][6]6][6][6][6]〔6][6][6][6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c71[7]r71t7]c71C7]C71[7t7]t7 9.(6分) 17.(6分) 注 的黑色迹 上指定位置将身的 名、 2洗择题作 清笔除修时用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