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 传统文化 / 中国传统节日 / 编号:23917571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主题班会(共31张PPT)

日期:2025-09-22 科目:初中班会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中秋节,中秋,传统节日,嫦娥,习俗,仙药
预览图 12
初中班会 初中班会
(课件网) 月圆人团圆 中秋话传统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班会 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班会 目录 第一章 中秋节 习俗盘点 第二章 中秋节 神话故事 第三章 中秋诗词知多少 第四章 中秋节 知识问答 第五章 中秋安全贴士 第六章 向月亮 许个愿 第七章 传统节日中秋节 第一章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由来 中秋节发展 中秋节别称 中秋节是由天子夕月、秋社、赏月以及月宫的传说等多种风俗事项汇合而成的,它起源于先秦,普及于汉代,最后定型于唐朝。正式定立于北宋,盛行于宋朝以后,明清时期,中秋节与春节齐名,成为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 “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 中秋节习俗盘点 第二章 祭月 中秋祭月是一种古老的祭祀礼仪,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表达人们祈求月神降福人间的一种美好心愿。每逢中秋,在月下,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祭拜月亮,祈求福佑。 赏月 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指在八月十五观看满月。中秋节的月亮最是明亮,每到这天,民众在自家庭院放一方桌,上置瓜果月饼,全家围坐赏月。 中秋起源 玩花灯 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早在北宋 《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猜灯谜 灯谜是写在彩灯上的谜语,又称为“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等。灯谜最初是写在彩灯上,在灯会上供人观赏猜测,是流行了千年的中秋习俗。 中秋起源 观潮 钱塘观潮是浙江一带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一文中就有相当详尽的记述。宋代苏轼在《八月十五看潮》中描写了中秋观潮的盛景。 玩兔儿爷 兔儿爷最早原本是人们祭月的对象,由泥制成,外型如人端坐一般,供人们祭拜。从清代开始,兔儿爷逐渐变为儿童的中秋玩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在民间手艺人的手中,兔儿爷成为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中秋起源 中秋节神话故事 第三章 嫦娥奔月 中秋节神话故事 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在射日之后获得了西王母赏赐的不老仙药,后羿把不老仙药交于嫦娥保管。而后羿的门徒逄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路可退,在情急之下只好吞下仙药,飞天成仙。嫦娥因不舍后羿,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从此长居广寒宫。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中秋节神话故事 玉兔捣药 吴刚伐桂 吴刚登上月宫折桂,据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说,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伐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 中秋节神话故事 中秋诗词知多少 第四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中秋诗词知多少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