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 校长专区 / 校长讲坛 / 编号:23935885

课程领导力: 新时代校长的“核心素养” 课件(共114张PPT)

日期:2025-09-24 科目:初中班会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课程,领导力,科学,思维,实践,素养
预览图 12
初中班会 初中班会
(课件网) 课程领导力: 新时代校长的“核心素养” 01 课程领导力是何? 03 课程领导力何为? 02 课程领导力为何? 目录页 01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何? ※专业标准 ※ 课 程 ※课程领导力 义务 教育 学校 校长 专业 标准 课程是什么 ? ★ 课程即教学科目 ★ 课程即教科书 ★ 课程即教学内容 ★ 课程即课程标准 ★ 课程即学习经验或体验 ★ 课程是“产品”(李希贵) 领悟的课程 教师自我所理解和阐释的课程。 运作的课程 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 ,可根据实际调整。 经验的课程 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或习得的经验。 理想的课程 从理论与实践角度 ,机构或学者认为应该开设的课程。 正式的课程 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 ,涵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 04 03 01 02 05 课程领导力是什么? 课程领导力 , 是以校长为核心的 学校课程共同体 , 在促进学校课程改革与建设发展中 ,根据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 ,发挥其在课程规划、 设计、 开发、 实施、 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课 程 领 导 力 课程价值的理解力 01 课程体系的设计力 02 06 课程文化的构建力 课 程 领导力 课程内容的研发力 03 05 课程评价的指引力 04 课程实施的组织力 01 课程领导力是何? 03 课程领导力何为? 02 课程领导力为何? 目录页 02 课程领导力为何? ※价值意义 ※问题导向 2. 解决课程领导问题的需要 1. 推动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3.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 4. 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价值 国家课程 三级课程 管理体制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1.推动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 课程方案的总体变化 1. 素养导向 , 育人为本 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发展 , 育人为本。 面向全体学生 , 因材施教。 聚焦核心素养 , 面向未来。 加强课程综合 ,注重关联。 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 P.4-5) 课程标准编制: 坚持素养导向 ,体现育人为本。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 依据义务教育培养目标 ,凝练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 ,体现课程独 特育人价值和共通性育人要求 ,形成清晰、 有序、 可评的课程目标。 ( P.11) 本元教育:元气课程 美国“21世纪素养 ”框架 课程 培育的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语文 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历史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英语(日语、俄语) 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数学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地理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科学 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化学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 物理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生物学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体育与健康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信息科技 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艺术 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劳动 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 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与核心素养: 一、 课程方案的总体变化 2. 确定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3. 建构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 整体性: 九年一贯统一设置 时代性 :新增劳动、 信息科技 综合性: 道法、 科学、 艺术等 层次性: 国家、 地方、 校本 一、 课程方案的总体变化 4. 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内容结构化: 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 , 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 ,探索主题、 项目、 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 P11) 跨学科主题学习: 原则上 ,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P.11) 教学方式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