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这是西晋朝廷给鲜卑首领封爵的印信,上边刻着“晋鲜卑归义侯”六个字。魏晋时期,匈奴、鲜卑(xiān bēi)、羯(jié)、氐(dī)、羌(qiāng)等不断进入中原,他们与西晋灭亡有何关系 各族的内迁带来哪些影响 课前导入 “晋鲜卑归义侯”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正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一篇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 诸葛北伐,以攻为守 姜维接力,魏国灭蜀 刘禅移居,乐不思蜀 三国局势崩溃 263年,魏灭蜀 (一)刘蜀 (二)司马代曹、西晋灭吴 司马懿 司马昭 司马炎 司马衷 侍奉四代家主 正史之变 获得军政大权 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 晋武帝 司马代曹 西晋灭吴 重归统一 晋惠帝 八王之乱 西晋的建立 统一全国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266年 司马炎 洛阳 280年 西晋灭吴 王濬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唐]刘禹锡 220年 221年 229年 263年 266年 280年 魏国 蜀国 西晋建立 西晋灭吴 西晋灭亡 魏灭蜀 316年 吴国 西晋(266-316) 三国(220-280) 三国建立顺序 三国灭亡顺序 魏一蜀一吴 蜀一魏一吴 【思考】西晋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政治】统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心愿 【经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根本原因) 【思考】既结束大分裂又完成大统一的王朝 秦朝、西晋 第二篇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石崇王恺斗富 石崇王恺斗富 石崇王恺斗富 石崇王恺斗富 【材料一】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材料二】鲁褒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了“钱”的同义词。 这两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社会崇拜金钱之风盛行,人们唯利是图。 统治阶层 社会氛围 昏庸腐朽,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唯钱是图”,价值观扭曲 西晋到底出了哪些问题呢 西晋到底出了哪些问题呢 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后来,晋武帝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诸王手握重兵,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西汉西晋都分封过诸王。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地方势力过大威胁中央, 不利于国家稳定和中央集权 西晋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昏庸无能。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其蒙蔽皆此类也。 ———《晋书·惠帝纪》 在位皇帝 参与者 争夺目标 主要战乱地区 对百姓的影响 晋惠帝 八个宗室亲王 中央政权 洛阳 米价飞涨,人民饱受痛苦,中原人口大量死亡 八王之乱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分析八王之乱有何影响。 【材料一】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资治通鉴》 八王之乱 (一)八王之乱给北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 【材料二】及惠帝之后,政教陵夷,至于永嘉,丧乱弥甚。人多相食,饥疫总至,百官流亡者十八九。 ———[唐]房玄龄等《晋书·食货志》 (二)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西晋末年)。 【重要】八王之乱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名称 七国之乱 八王之乱 原因 开国之君错误总结前朝灭亡教训,大封同姓诸王。 时期 影响 西汉(汉景帝) 西晋(晋惠帝) 汉景帝平定,汉武帝“推恩”,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启示】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强中央集权。 【思考】伴随着八王之乱进入尾声,国家形势有何变化 成都和今山西西部分别出现了成汉、汉两个割据政权,与西晋并立。 经过八王之乱的内耗,统治者已经无力制止分裂。 【思考】西晋朝廷如何对待内迁的少数民族 这些做法产生了什么影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