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单元 汉字书法之美 第2课 《 结构之美》 汇报人:XXX 时间:XXXXX 湘美版(2024)美术七年级下册 目录 CONTENTS 3 课堂练习 4 拓展延伸 1 新课导入 2 新知讲解 《01》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认识上图中的这些字吗? 甲骨文 宀(mián),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即房屋。 宿,一个人躺在屋顶下的垫子上(人和垫子都立起来) 甲骨文 室,一支射至房屋地面的箭,表示止息之处。 家,屋顶下有一头猪,人们在那里有住房和家畜。 中国文字具有象形特征,造字的结构借鉴于自然事物。 《02》 新知探究 楷书的横画略向右上倾斜, 为什么同样有平稳的感觉? 问题1: 端庄平稳 建筑首先要求牢固稳定 端庄平稳 书法首重端庄平稳。书法横平竖直,字形方正,从视觉上总保持平稳,无不给人以端正平稳、安稳踏实的美感。 一字之中,中间为竖画并上下贯穿的时候此竖须位于中线上,并保证垂直,稍有倾斜则重心不稳。 “书”字(取自《多宝塔碑》)横画较多,长短不一,长竖居中,保持重心平稳。 对称均匀 建筑讲究对称 天坛的建筑外形左右对称,端庄平稳,大气磅礴。 对称均匀 “春”字(取自《多宝塔碑》)撇捺伸展,犹如屋顶两侧,均衡稳定。 书法在结构上注重平稳、均匀。 其他书体的结构像中国古代建筑一样,也有平稳均匀的特点,这也是书法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书法强调对称均匀。在篆书中有一类基本对称的字形,笔画均匀,极富装饰之美。 《袁安碑》字形趋于方正,整齐统一,每一个字的点画间距都尽量做到均等,字的重心都在字的正中。 对称均匀 主次分明 建筑讲究主次分明,体现了和谐之美 故宫博物院的午门作为紫禁城的正门高37.95米,与背侧面的熙和门形成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的格局,再呼应上金水河与金水桥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在笔画疏密对比的字中,如何找到关键笔画? 问题2: 主次分明 书法中也讲究主次分明 笔画的搭配组合依据其长短、轻重、大小的不同而变化,使得众多笔画有主有次;让次笔烘托主笔,主次分明,而不是杂乱和平分秋色。 1、“之”字点画短小,撇画细而直,主笔捺画重而长。 2、“民”字整体宽扁,突出主笔,斜钩写出雁7尾,其他笔画均匀。 疏密对比 有的建筑疏密对比得当; 布达拉宫的建筑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远远望去,布达拉宫顶部的金顶和宫殿的窗户构成了整个建筑的点,与山脚下白墙的面形成鲜明的疏密对比。 疏密对比 书法中有些汉字,其中有一部分部件笔画繁复,而另一些部件笔画较少,形成了一种上下或左右笔画之间的疏密变化。 3、“集”字上紧下松,上面两撇四横紧密,下面木棒部横画舒展,撇捺变点。 4、“無(无)”字三横四竖紧凑,四点舒展。 临写作品时,怎样分析碑帖中 的字形结构特点? 问题3: 方圆兼融 透过赣南客家围屋关西新围有圆有方的门廊,感受中国传统民居的方圆兼融的形式美。 方圆兼融 在汉字结构中,特别注重方圆形态的变化,即在一个字中出现笔画的方与圆的融合,“方中寓圆”“圆中寓方”,体现出书法“方中兼融”的和谐之美。 “兄”字上部横折方转,下部竖弯钩圆转出锋。 “節(节)”字下部左边折画分明,提画有力,突出方角,右边横折钩转折圆润,两边转折形成方圆变化。 高低错落 有的建筑错落有致 砖墙错落有致,凸显美感 高低错落 书法中也讲究高低变化,在一些左右结构的字中,为了使字的重心居中,左右两部分以左高右迪的形式组合,即不失平衡又增添一分高低错落的美感。 “却”字和“都”字左高右低,部首之间错落有致。 迎让穿插 苏州园林,运用中国造园手法,巧妙地将山水融入园林之间,移步易景,身在其中,已分不清哪里是园哪里是林。 迎让穿插 “欽(钦)”字欠字旁上部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