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 / 湘美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四单元 想象的空间 / 第1课 画里空间 / 编号:23936321

第1课 画里空间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初中美术湘美版(2024)七年级下册(共25页)

日期:2025-09-23 科目:初中美术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空间,透视,表现,通过,绘画,间的
预览图 9
初中美术 初中美术
(课件网) 画里空间 目录 画里空间概述 透视规律的多重运用 探索多样的空间表现 不同的艺术视角 画里空间的创新与未来 01 画里空间概述 空白签名(油画) 1965 马格利特 ( 比利时 ) 画中人物到底在树前还是树后? 这里有两棵树的纸模,你能通过摆放位置和简单添画的方式体现空间吗? 现代绘画的空间表现 现代绘画对于空间表现更为自由和创新,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技法,如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古代绘画的空间表现 在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绘画作品中的空间表现主要是通过布局和比例来体现。古埃及壁画追求平面的装饰性,而古希腊绘画则开始探索透视法。 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法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对透视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布鲁内莱斯和达芬奇等人,使得绘画作品具有更强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空间表现的起源与发展 通过透视规律在绘画中的运用,可以创造出更加逼真、生动的空间效果,使观众更加沉浸在作品中。 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透视规律不仅可以用于绘画,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艺术形式,如摄影、雕塑等,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表现手段。 拓展艺术表现力 不同的艺术家对于透视规律的应用方式和程度都不同,这反映了他们对于空间、形式和美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反映艺术家的审美观念 画里空间的艺术价值 透视规律的多重运用 02 线性透视 线性透视是通过线条和角度的变化来表现空间深度的一种方法。在绘画中,远处的线条会汇聚于一点,称为消失点,这种现象可以用来表现空间感。 透视规律在绘画中的运用 色彩透视 色彩透视是指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空间感。在绘画中,远处的颜色会变得更冷、更淡,而近处的颜色则更暖、更鲜艳。 纹理透视 纹理透视是指通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细节来表现空间感。在绘画中,远处的纹理会变得更加模糊和粗糙,而近处的纹理则更加清晰和精细。 建筑中的线条汇聚于一点,增强空间感和立体感。 线性透视在建筑中的应用 通过线条的引导,表现自然场景的远近和深度。 线性透视在风景画中的应用 通过线条的汇聚来表现空间深度,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线性透视基本原理 线性透视的运用 探索多样的空间表现 03 绘画中的虚实 通过明暗、色彩、线条等视觉元素的对比,营造出近实远虚的空间效果,使画面更具深度和立体感。 虚实空间的交错 在绘画中,通过运用透视和遮挡等手法,将不同空间进行交错和重叠,营造出虚实相生的空间效果。 虚实空间的表现 达·芬奇在这幅画中巧妙地使用了空气透视法,通过改变色彩和细节的清晰度来模拟远近感。背景中蜿蜒的道路、起伏的山脉以及平静的水面都指向不同的方向,创造了一种动态的空间感。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变得模糊且色调变冷,这种处理方式增强了画面的深度感,使观众感觉到远处的景物离我们越来越远。 透视原理的运用 通过透视原理,表现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使画面空间更加真实、自然。 前后遮挡关系 通过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表现出前后空间的层次感,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前后空间的表现 通过夸张的空间比例,营造出超现实的空间效果,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夸张的空间比例 通过大小物体的对比,突出画面中的主题和重点,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 大小对比的运用 大小空间的表现 莫奈特别注重光影的变化,在《干草垛》系列中,他捕捉了从清晨到黄昏不同时间点的光线,以及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的光效。这种对光影细致入微的表现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还创造了强烈的空间深度感。 学习任务1: (思考·交流)如何从中看出几何形的前后空间关系?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画面元素的大小、冷暖、隐显等变化,能产生前后、进退等视觉感受。 色彩构成A(油画) 1917 蒙德里安(荷兰)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