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 沪科版(2024) / 八年级全一册(2024) /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 / 第三节 机械效率 / 编号:23919559

51 课时分层训练(四十) 机械效率 沪科版 物理 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初中物理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机械,效率,有用功,所做,轮组,总功
预览图 2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
课时分层训练(四十) 机械效率 知识点一 三种功和机械效率的概念 1.水桶掉进水里,打捞时桶里带了些水,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对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B.对桶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C.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D.对水所做的功是总功 2.施工工地上,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和改进前相比( C ) A.总功不变,有用功变大 B.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小 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 D.总功不变,有用功减小 3.甲、乙两机械的效率分别是η甲=70%、η乙=5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使用甲机械省力 B.乙机械的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 C.使用甲机械做功快 D.在相同时间内,使用甲机械做的功多 4.下列各措施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A ) A.增加提升的重物质量 B.改用质量较小的定滑轮 C.减小提升高度,减少做功 D.增加动滑轮个数,减小拉力 5.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有用功总是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机械效率通常用 η 表示。 知识点二 机械效率的计算 6.甲、乙两种机器所做的总功之比是2∶3,机械效率之比是3∶1,则它们所做的有用功之比为( B ) A.2∶3 B.2∶1 C.2∶9 D.9∶2 7.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200 N的物体在10 s内竖直匀速提升4 m,机械效率为80%,则有用功为 800 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100 W。若增大所提物体的质量,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增大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第7题图 8.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质量均匀的杠杆,一重 20 N 的物体挂在杠杆中点处,现将物体缓慢升高0.1 m,拉力大小F=12 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0.2 m,不计转轴处的摩擦,则拉力所做的功为 2.4 J,有用功为 2 J,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83.3% (结果保留1位小数),杠杆自重为 4 N。 第8题图 9.分别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提升相同高度,做的有用功( D ) A.杠杆最多 B.斜面最多 C.滑轮组最多 D.一样多 10.如图所示,用沿斜面向上的力拉着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斜面顶端,下列做法能提高此过程中斜面机械效率的是( A ) 第10题图 A.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 B.在斜面上铺较粗糙的棉布 C.将垫斜面的木块向右移动一些 D.把物体换成底面粗糙程度相同但更重一些的 11.使用简单机械,下列目的达不到的是( A ) A.省功 B.省力 C.省距离 D.改变力的方向 12.如图所示是实验小组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弹簧测力计要竖直向上 匀速 拉动,实验时所用的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低 ;实验时所吊起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高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还有绳子所受的重力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 摩擦 。 第12题图 13.在施工过程中,起重机在4 s内将重5×104 N 的钢材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了2 m,而它的电动机做的功是2×105 J。求: (1)起重机对钢材所做的有用功; (2)起重机所做的额外功; (3)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解:(1)钢材所受的重力G=5×104 N, 起重机对钢材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5×104 N×2 m=1×105 J。 (2)电动机做的功是总功,即W总=2×105 J, 起重机所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2×105J-1×105J=1×105J。 (3)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η==×100%=50%。 【创新运用】 14.如图所示是一种小型千斤顶的示意图,往下压动摇臂时,能把重物抬高一段较小的距离,工人在2 s内用100 N的力竖直向下压动摇臂1 m,把1 000 N的重物匀速抬高8 cm,则重物上升的速度是 0.04 m/s,人做的功为 100 J,千斤顶的机械效率是 80 %。 第14题图 4/4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