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 / 中职升学考试 / 专题复习 / 编号:23933728

专题一 积累与应用 知识点4-6(原卷版+解析版,打包9份)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后者,辨析,前者,词语,不同,搭配
预览图 0
2026年福建省中职学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清单———讲义 专题一 积累与应用 知识点04 词语 一、考情总结 本节知识点主要考查“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和色彩”。词语包括近义词、关联词,近五年中虽还未进行考查,但考法较稳定,题型均为选择题,单句式语境判断正误,分值均为3分。 二、知识积累 (一)近义词 1、知识要点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近义词十分丰富,可以用同样的概念出表达不同的感彩,选用合适词语能使表情达意更加贴切恰当。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和“干枯”、“宽敞”和“宽阔”等。 2、掌握近义词辨析的方法 (1)辨析词义 ①从词义的侧重点(特别注意词语中不同的语素)辨析 “发现”与“发明”:前者侧重于“找到”,后者侧重手“创造”。 “才能”与“才华”,前者侧重于做事的能力,后者侧重于文艺方面表现出来的智慧及特长。 “精美”与“精巧”,前者侧重于“美”,后者侧重于“巧”。 “出生”与“出身”,前者侧重于“生”,后者侧重于“身”(身份)。 ②从词义的轻重辨析 “显著”与“卓著”,“显著”为非常明显,“卓著”为突出地好,好上加好的,“卓著”要比“显著”词义重。 “批判”和“批评”,前者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后者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可见“批判”比“批评”重。 “嗜好”表示的喜欢程度比“爱好”重。 “损坏”表示的破坏损失的程度比“毁坏”轻。 ③从词义范围的大小辨析 意义相近,但适用范围的大小有差异。如“边疆”和“边境”、“局面”和“场面”、“事情”和“事件”、“战争”和“战役”都是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 词义范围的不同,还表现为有的词是指事物的集合体,有的则是指事物的个体,前者如“河流”“书籍”“树木”“枪支”“车辆”“人群”等,后者如“河”“书”“树”“枪”“车”“人”等。后者的前面可加数量词进行修饰,如“一本书”“一个人”等,但前者不能。 (2)辨析色彩 ①感彩 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 “爱护一保护一庇护”(褒一中一贬),“爱护”是褒义词,要用在肯定赞扬的方面;“庇护”是贬义词,要用在否定批判的方面;“保护”是中性词,在不需要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时可以使用。 “团结一结合一勾结”(褒一中一贬) “沟通一勾通”(褒一贬) ②语体色彩 分为书面语、口语、文学语体和科技语体,不同语体色彩的词语表现出不同的语体风格。 如同学到你家,你向同学介绍说“这是我爸爸”使用口头语“爸爸”得体,显得亲切随和。如果你说“这是我父亲”使用书面语“父亲”显得过于庄重严肃,不太切合当时的语言环境。 如“黎明、水银”与“拂晓、汞”,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珠用语。“拂晓”常见于文学语体,“汞”常见于科技语体。 (3)辨析用法 ①从搭配的角度辨析 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即使词性相同的近义词,它们的搭配对象也有所不同。 如“坚定”和“坚强”,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语搭配,后者常和“性格”“意志”等搭配。 如“交换”和“交流”,前者可与“资料”“意见”“位置”等具体事物搭配,后者可与“文化”“思想”“人才”“物资”等抽象事物或比较概括的事物相搭配。 ②从语法功能的角度辨析 有的同义词词性不同,它们在造句时表现的语法功能就不同。 如“阻碍”和“障碍”,前者是动词,主要做谓语,如“阻碍交通”“阻碍他人”等;后者是名词,主要做主语、宾语,如“障碍排除了”“设置障碍”。 ③从词语的适用对象辨析 有的词适用的对象不一样,因此要通过辨析词义适用的不同对象,来选用词语。 如“爱戴”与“爱护”(对上—对下),“侵蚀”与“腐蚀”(外到里一里到外)等。 如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