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福建省学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讲义 专题一 积累与应用 知识点07 标点符号 一、考情总结 本章知识点主要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分值为3分。标点为循环考点,5年中2年考查此知识点,考法较稳定,共1种考法,单句式语境判断正误。选项句子覆盖课内外,长度均为1行。 二、知识积累 (一)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末点号 (1)句号 ①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例: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②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例:请您稍等一下。 注意:含有疑问代词“谁”“怎么”“哪”之类的句子,若不带有疑问语气,就不是疑问句,句末应用句号。 例:我不知道今天谁扫地。 (2)问号 用于句末,表疑问语气。 ①用于疑问、反问句尾。 例:他叫什么名字? ②有些祈使句为表示委婉语气,常采用疑问的形式。 例:请你走近一些好不好? ③在选择复句中,一般句间用逗号,句末用问号。 例:只有一张电影票,是你去,还是我去? ③在主谓倒装式的问句中,倒装的谓语后用逗号,问号应放在句末。 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3)感叹号 ①用于感叹句尾。 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②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尾。 例:你怎么能不对世界上这种既变通又神奇的小昆虫,产生由衷的赞美呢! ③如果感叹句、祈使句有成分的倒置,叹号应放在句末。 例:多么雄伟啊,珠穆朗玛峰! ④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只在后一个叹词后用叹号,中间用逗号。 例:啊,这里的景色太美啦! ⑤作为作者话的一部分的引文末尾若有叹号,叹号保留。 例: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 2、句内点号 (1)顿号 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合起来作同一成分。句子间的并列不能用顿号。 ①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例: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②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例:工农兵、中外、甲乙丙丁、一二三四、调查研究、听说读写。 ③表概数不能用顿号,表确数必须用顿号。 例:十六七岁、四五米。 ④如果一个句子既有大并列词语也有小并列词语,那么大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并列词语间用顿号。 例:长跑、短跑的突破,铅球、标枪的新纪录,标志着我国田径运动开始了新的起点。 ⑤并列的词语中如果用了“和”“及”“或”等连词,不再用顿号。 例: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⑥并列词语带有“啊”“哇”“呀”等语气词时,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 例:他的退休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⑦并列成分间已有引号或书名号,通常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或书名号之间(如引号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例1:语文课中的《论语》《孟子》《离骚》《史记》等经典文学作品…… 例2: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2)逗号 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比顿号停顿稍长些。 ①主谓之间的停顿。 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不需要停顿,但是下列四种情况需要停顿,使用逗号。 强调主语时。例:他,就是北京大学的校长。 复杂短语作主语时。例: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小明击倒了。 主语后面有语气助词时,语气助词后面要用逗号。例:他呀,还是改不了这个坏毛病。 谓语是主谓短语时。例:你的申请,校长已经同意了。 ②用在倒装的句子成分之间,常见的有下列三种情况。 谓语前置的句子,谓语后面要用逗号。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定语后置时,该定语前面用逗号。例:荷塘四面,长着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